银河系中存在100万个由智慧生物创造的文明,这可信吗?(9)
2023-05-04 来源:飞速影视
《神秘博士:火星之水》(2009)剧照。
正如我们所知,动物需要氧气。但地球花了大约 20 亿年时间才让产生的氧气积累到足够让所有动物存活的水平。如果在这个漫长的发展阶段中(哪怕是在此之后),太阳的能量输出发生了过于剧烈的变化,那么动物在地球上就几乎不会有演化出来的机会。在那些绕着能量输出不够恒定的恒星旋转的行星上,动物的出现几率要渺茫得多。很难想象动物会出现在绕着变星旋转的行星上;甚至在那些绕着双星或三合星系统中的恒星旋转的行星上也很难有这种机会,因为会有较大几率出现那种让行星骤然变热或变冷、从而毁灭早期生命的能量波动。而且,就算复杂生命能在这样的行星系统中演化出来,它恐怕也很难存活太长时间。
我们的地球还有适当的大小、化学成分和日地距离,让生命可以欣欣向荣。有动物栖息的行星与它所环绕的恒星之间必须有合适的距离,因为这个特征决定了行星是否可以让水保持液态,这显然是我们所知的动物得以生存的前提。大多数行星离它们的恒星要么太近,要么太远,都无法让液态水在其表面存在;虽然很多这样的行星上有可能生活着简单生命,但类似地球上的动物这样的复杂生命在缺乏液态水的情况下却无法长期存在。
另一个明显与地球上高等生命的出现和维持有关的因素,是我们有相对较低的小行星或彗星撞击率。我们已经提到,小行星和彗星与行星的相撞可以导致大灭绝。是什么控制了这个撞击率?是行星形成之后行星系中剩余的物质数量在影响着它:运行在与行星相交叉的轨道上的彗星和小行星越多,撞击率就越高,由撞击导致的大灭绝几率也就越大。然而,这可能并不是唯一的因素。行星系中行星的类型可能也会影响撞击率,因而在动物的演化和维持中扮演了未被人们注意的重要角色。对地球来说,有证据表明木星这颗巨行星是“彗星和小行星捕捉者”,是清除太阳系中的宇宙垃圾的重力阱,而这些宇宙垃圾本来有可能与地球相撞。木星因此降低了大灭绝事件的发生率,从而可能是高等生命得以在地球上形成并长期维持的首要原因。木星这样大小的行星的存在又有多普遍呢?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