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奇逸:作古诗词曲弃格律少用典,乃当代古诗词曲创作的必然趋势(30)

2023-05-04 来源:飞速影视
加之他23岁以前(大学毕业)的大好时光,还必须要应对学堂要求的各门学科,就更不能像古人那样,从小儿开始就背诵通本古书了。这古人要求背书,一是书少,年少可以背诵;二是借书不易得,必须背诵;三是科举考试中的“经义”与“帖试”等也必须背诵。所以,古人与今人比,在某些古书上,应该说,古人下的功夫要大得多。今人就是想如古人一样杰特之志铮然,在某些古书上下那么大的功夫,当你起如此念头时,已是23岁后(大学毕业),记忆已在如此社会中开始杂乱,有书也难背了!之后又正是你青春拼打天下的艰难时期,你还要寒日吊影中,应对快节奏的生活、事业与工作。看来,今人尘累太重,一生似都是不可能用古人的方法与动力去背诵古书的了。今人对唐宋以前的古书能通读,就已是天大的好事了,但这种通读的方法,就是能通读两遍(基本不可能),也只能对那些典型与突出的事件有记忆,但对一些人物的小行为(诗典就偏爱用许多小人物的小行为),却也是大多记不住的。
如李白、杜甫、苏东坡诗,我至少都通读过两遍以上,但对宋、元、明、清及近代某些诗句为李杜苏诗化出,很多时候却也是回不过神来的。这里,我们把宋以前的典故称为“古典”,宋到清末的典称为“近典”,清末(1911年)到现在的称为“今典”,这三部分的典故,没有哪一部分是少了的。但相对来说,“古典”真还要少一些,今典却浩如江海。前不久一位朋友写来一诗中有两句各用一典:“为官不肯过六百,谋蜀岂能囊五万。”前一句,我当然知是指“六百石”小官,却不能记住为哪一位汉代高士之行为,是谁之典了。为了写此文,我方苦查到为《汉书·两龚(龚胜、龚舍)传》:“(邴)汉兄子曼容亦养志自行,为官不肯过六百石,辄自免去,其名过出于汉。”但对于诗的下一句,我却不知所云了。就连此典是什么时代都说不出。但我有了查到上一句“六百”为典的底气(因两个典完全不知,怕被人笑话),便打电话询问诗人,诗人才说,此典乃1929年蒋介石派其干员曾扩情入川活动刘湘,劝刘与中央同心同德,振兴四川,曾扩情走时,刘湘馈赠“程仪”五万银元之事。
我问他出自什么地方,他说出自曾扩情朋友的回忆录。我作为四川人,一生虽潦倒粗疏,读书也不算太少。曾扩情为蒋介石图川,活动刘湘一事也还知道,但曾氏怎样具体活动与周旋,刘湘又怎样送“程仪五万”之事,我却闻所未闻。东坡时代还可以指责别人——某书未读为耻。但我们这个时代,天下书之一角,就多得任何人也读不过来了。类似我上举的“今典”,书读得如陈寅恪那么多的,也可能是茫然不知不晓的。难道陈先生就耻辱吗?就我自己而言,写古诗就是常常典到口边,我也基本不敢用,因为明知外人,甚至大教授也差不多读不懂,那这种典我敢用吗?说起大教授并非能全读懂“古典”,外界可能还不信,这里可讲一个故事。1965年10月,全国“社教”运动中,四川省委领导的某大学社教工作团,在其校中文系教师中抓出了“反动文化人”曾缄先生。曾先生1947年曾任此大学中文系主任,作古诗多且精,用典也勤。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