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诗歌结构到病态语境,艾略特《荒原》:西方现代社会的一曲挽歌(3)

2023-05-04 来源:飞速影视
“枯干的雷没有雨”,大地“棕黄色”龟裂着,处处是“空的水池”、“干的井”、“草儿在坟上唱歌”……
西方人心灵干涸焦渴的危机意识,在一系列流动的多意象中囊括无余。全诗唯一美的形象——古希腊神话中的风信子女郎,也是为反衬现代社会的假丑恶而出场的。
艾略特让痛苦的爱情化作风信子女郎,忽然出现,又匆匆消逝,表现他们的瞬间感受,宛若一幅绝好的印象派画像:
在暮色迷蒙的天光下,怀抱着满胳膊风信子花的女郎,秀发微湿,带着万花丛中特有的馨香,从花园中走出。
可是,迎接她的西方现代社会的男子,却早已失去爱的热忱;面对着这美的精灵,依然目光呆滞,表情木然,风信子女郎在荒原上横遭冷遇,没有感情的回应,倍觉凄凉。
这幅图景是美和痛苦的思想感性化,诗人的主观爱憎就熔铸在这一对立审美范畴之中。

从诗歌结构到病态语境,艾略特《荒原》:西方现代社会的一曲挽歌


艾略特认为美应像“直接闻到一朵玫瑰的芳香似的感觉到思想”,即黑格尔曾说的“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诗人不是抽象地,而是形象鲜明、有血有肉的思想。
如此,我们方能通过对风信子女郎的遭遇作出感性的反应,再上升到理念的认识,领悟诗人用这一转瞬即逝的美的形象与荒凉的大地、与飘渺的城中幽灵游移的场景进行对比,暗示现代社会真善美的不复存在。
有意思的是,16、17世纪之交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在最初的乐观幻想彻底泯灭之后,感叹“世界是一个荒芜不治的花园,长满了恶毒的芳草”,但哈姆雷特当时所处的英国现实生活中,毕竟还有人文主义思想的光辉以及像他那样体现人文主义理想的骑士。
但到了20世纪,艾略特笔下的伦敦城却更加荒漠,一片死寂:
“飘渺的城,在冬天早晨的棕色雾下,一群人流过伦敦桥,这么多人;我没想到死亡毁了这么多人;叹息,又短又稀,吐出了口;每个人的目光都盯在自己足前;流上山岭,流下威廉王大街;流到圣马利亚诺斯教堂,它死气沉沉的声音;在九点的最后一下,指着时间”。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