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律简史》|探寻世界本原∶爱琴海孕育出的古代原子论(3)

2023-05-04 来源:飞速影视
在米利都学派之后,色诺芬尼(Xenophanes,也译克塞诺芬尼,或齐诺弗尼斯)猜测土可能是宇宙万物的基本要素。色诺芬尼和中国的老子(老聃)差不多是同龄人,他出生在伊奥尼亚地区的科罗封城邦,是一位游吟诗人兼哲学家。不知什么原因他被赶出了家乡,漂洋过海到了大希腊,过起了流浪的生活。色诺芬尼虽然混得有点儿惨,但他有一个特别厉害的学生名叫巴门尼德(Parmenides),后来自己建了个学派,搞得风生水起,这事儿暂且按下,稍后再表。
在色诺芬尼之后,伊奥尼亚地区的爱菲斯城邦有一位不爱江山爱真理的哲学家,名叫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他放弃了本该继承的王位,把王位让给了他的弟弟,自己跑到一座神庙附近隐居起来,专心探究学问。赫拉克利特提出火是万物的本原,“这个有秩序的宇宙对万物都是相同的,它既不是神也不是人所创造的,它过去、现在和将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按一定尺度燃烧,一定尺度熄灭。”赫拉克利特还有一句大家都熟悉的名言:“人不能两次走进同一条河流。”前一句话体现了赫拉克利特的唯物论思想,后面这句话则是典型的辩证法思想。可以说,赫拉克利特是集辩证法和唯物主义于一身。中国古代的老子,比赫拉克利特还要早几十年,也是集辩证法和唯物主义于一身。当然,他们的思想是朴素的。
公元前5世纪,在大希腊的阿克拉噶斯,就是现在意大利西西里岛南部的一个城邦,有一位富有神话色彩的自然哲学家叫恩培多克勒(Empedocles,约公元前495-前435年),他觉得前辈们说的都有道理,于是他提出,大家都别争了,你们都对,世界是由水、气、土、火四种原始要素组成的,其中每一种都是永恒的,都是由不变的细小微粒组成。这就是哲学史上有名的“四根说”。看到“四根说”,很容易让人想起中国古代的“金、木、水、火、土”五行学说,这两种学说有三种元素完全一样,但是并不涉嫌抄袭。两种学说提出的年代差不多,距离却相隔了几万里,他们都对对方一无所知。中国的“五行”描述的是事物的五种基本性质或者基本形态,古希腊的“四根说”讲的是事物的四种原始要素,所以两者有本质的区别。恩培多克勒的四种“不变的细小微粒”可以说是原子论的最早来源。
另外,“四根说”中的“土、水、气、火”跟现代科学所提出的常见物质四态——固态、液态、气态、等离子态,也是基本上对应。
“四根说”的观点后来为亚里士多德所继承,恩培多克勒的许多思想在100多年后亚里士多德的学术研究中留下深深的烙印。恩培多克勒年轻时曾领导家乡的人民推翻了暴君,感激他的公民愿把暴君的王位留给他作为报答,但是他拒绝了。晚年的恩培多克勒为证明自己的神性,爬上西西里岛东岸3000多米高的埃特纳火山,纵身跳入岩浆翻滚的火山口,一代大哲就这样化成了一缕青烟,消失得渺无踪迹。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