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德勇读《赵正书》︱史官之守:顺天道,写人事(6)

2023-05-20 来源:飞速影视
正是这样的身份,决定了像司马谈、司马迁父子这样的职业史官,需要对上天予以充分的敬畏,而且这种敬畏的程度,是要大大高于人世君主的。在司马氏父子之前,颇有几位先辈,即因不畏君主的淫威而实录史事,留下了“良史”的清名,受到世人高度赞誉。
在这当中,列在第一位的,应该是我辛家的祖先。商纣王时有大夫姓辛名甲,姓和名都是天干的名称,这一点就很特别,冥冥中显现着他与天文历法的联系。
西汉时人刘向记述说,辛甲向殷纣王连进七十五次谏言,纣王还是据而不纳,于是去而之周,“周召公与语,贤之,告文王,文王亲自迎之,以为公卿,封长子”
(《史记·周本纪》并刘宋裴骃《集解》引刘向《别录》。附案封地名曰“长子”,不知是不是与他长得人高马大英武气派有关)
,所谓文王“以为公卿”,实际上是让他出任太史一职
(《左传》襄公四年)
。如上所述,史官是一种很特别的职务,除了其神职性质之外,还需要专门的天文历法技术,故往往世传其业,周人能够让他出任此职,一定是基于辛甲在商朝已有的专业经历。《汉书艺文志》诸子略道家类下著录有“《辛甲》二十九篇”,如班固所云,“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这是非常契合他的太史身份的。
班固在《汉书》中编制了一份《古今人表》,这份表格把古往今来的名人分作三六九等,加以排列,辛甲位居第三等,也就是上等人中的下位,名之曰“智人”(晋国因秉笔直书而称名于世的那位太史董狐,还有下文将要谈到齐太史兄弟三人和齐南史氏,也都是这一等人物)。想想看,通灵于神人之间,有这等本事,能“不智”么?
辛甲记史,虽然没有什么特别的事迹流传下来,但他敢于向荒淫的殷纣王犯颜直谏,竟连番七十五次之多,并在劝谏无效后断然离去,这些都应该与他的史官身份、特别是这一身份的神职性质具有直接关系。在顺应天道、适时而动这一点上,辛甲与前面谈到的夏太史令终古、殷内史向挚和晋太史屠黍,明显具有一种相同的职业素质。同样,敢谏与敢书一样,也与这一职业所赋予的特殊质量有关。
史官之敢于秉笔直书,最经典的一个事例,是春秋时期齐国大臣崔杼弒杀齐庄公时,齐国太史一家兄弟三人前仆后继以拼死载录史实的故事:
大(太)史书曰:“崔杼弑其君。”崔子杀之。其弟嗣书而死者二人。其弟又书,乃舍之。南(德勇案:或为“内”字之讹)史氏闻大(太)史尽死,执简以往。闻既书矣,乃还。(《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