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韩愈的乐府观念及其《琴操》的创作(上)(2)
2023-05-20 来源:飞速影视
这绝不是偶然出现的诗坛奇异景观,而是文化复古思潮推动下乐府歌诗创作的必然选择。
以韩愈、孟郊为代表的奇险一派诗人,为什么选择古乐府来进行创作呢?这要与元稹、白居易等人进行“新乐府”创作加以比较,才能弄清真相和原委。元稹的《乐府古题序》(《元稹集》卷上)说:“《诗》讫于周,《离骚》讫于楚。是后,诗之流为二十四名:赋、颂、铭、赞、文、诔、箴、诗、行、咏、吟、题、怨、叹、章、篇、操、引、谣、讴、歌、曲、词、调,皆诗人六义之余,而作者之旨。而纂撰者由诗而下十七名,今编为《乐录》。乐府等题,除《铙吹》《横吹》《郊祀》《清商》等词在《乐志》者,其余《木兰》《仲卿》《四愁》《七哀》之辈,亦未必尽播于管弦明矣。后之文人,达乐者少,不复如是配别。但遇兴纪题,往往兼以句读短长为歌、诗之异。况自《风》《雅》,至于乐流,莫非讽兴当时之事,以贻后代之人。沿袭古题,唱和重复,于文或有短长,于义咸为赘剩。
尚不如寓意古题,刺美见事,犹有诗人引古以讽之义焉。曹、刘、沈、鲍之徒,时得如此,亦复稀少。近代唯诗人杜甫《悲陈陶》《哀江头》《兵车》《丽人》等,凡所歌行,率皆即事名篇,无复依傍。予少时与友人乐天、李公垂辈,谓是为当,遂不复拟赋古题。”其主要价值有以下几点:
(1)诗歌的分类:元稹将诗骚之后演变出来的二十四类文体,都当作“诗人六义之余”,其中 “诗”之后十七类,“皆起于郊祭、军宾、吉凶、苦乐之际”,或“属事而作”,但是都可以称为“诗”,可以“度为歌曲”,可见元稹的文体分类意识主要是按照是否与音乐有关来划分的。
(2)诗与乐的关系:元稹认为诗与乐的关系经历了“由乐以定词”到“选词以配乐”的变化,第一个阶段,音乐不够发达,成为常式的是一些定型化的乐曲,在需要演唱歌曲的时候,乐府机构里的乐师,根据音乐的曲调,选择采集上来的诗歌去配合乐曲,可称之为以诗就曲阶段,诗多而曲寡。而后来由于音乐的发展,曲调繁富,诗歌跟不上音乐节奏的需要,需要创制新词,这就是由乐定词,或者称为以乐待词阶段,是曲多而诗少。产生这两个阶段变化的关键是音乐的发展,但是,单从诗歌角度来看,诗歌虽然是最早与音乐关系密切的文学形式,却逐渐走向与音乐脱离的徒诗形式,从诗经到汉乐府,再到唐代的新乐府,这条发展线索很明显。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