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已开始自我学习与情感互动,文学艺术界如何面对竞争?|文学报·新批评(2)
2023-05-20 来源:飞速影视
新批评 / 联合文学课堂主持人:杨庆祥
参与人:杨丹丹、白亮、蔡郁婉、唐伟、桫椤、王朝军、翟永明、赵依、赵天成、谢尚发、徐晨亮、李壮、高小弘、李屹、刘启民、邵部、刘欣玥
相比对文学创作的影响,文学批评受到的冲击更大
杨庆祥:这几年AI讨论非常热,但是从人文的角度或者从文学的角度讨论不够深入,大家谈的都很浅。上次我去中欧国际文学节,发现欧洲人对这个比我们更迟钝,反映更慢。中信大方说他们想做AI书单,我们想了半天没有找到特别好的相关著作。所以我想能不能我们做一点尝试,从人文的角度,从精神的角度讨论AI现象以及它跟写作之间的关系。
杨丹丹:其实最早在1962年,美国一个工程师研究出一个智能诗歌软件,这个软件写了很多诗歌,而且还公开发表了。据我所掌握的史料看,1984年梁建章创作一个软件,可以写唐诗三百首和千家新诗注,这个软件发明之后获得全国中学生计算机程序设计大赛一等奖,他当时是一个中学生。2006年大家非常熟悉的科幻作家刘慈欣,他之前是计算机的工程师,也编了一个软件,然后在网上大家都可以写诗,当时也非常流行。那段时间里,产生很多人工智能写作范本,当很多现象既有纵向的历史发展,又有横向比较的时候,我们就不能说它是仅仅突然出现的新生事物,实际上是有它的历史流脉和根基。假如我们把它看作新的文学写作方式或者写作本体的话,它确实在很多内容上产生大的变化。这里引起最大争议的变化可能就是创作主体的变化。
网友提问:大刘,你真的相信自己软件写的诗吗?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