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已开始自我学习与情感互动,文学艺术界如何面对竞争?|文学报·新批评(5)

2023-05-20 来源:飞速影视
唐伟:我们也不必过于担心或者恐慌、焦虑。其实沈从文在七十年代的时候已经预见到了,“文学艺术创作的工艺过程有它的一般性,能用社会强大力量控制,甚至于到另一时能用电子计算机产生(音乐可能最先出现)。”所以我觉得AI的变革性或者颠覆性对于文学创作来讲,可能影响少一点,但是对我们从事批评、研究的人,很致命。创作有它的独创性,但是作为研究、批评来讲,它的一般性在AI这里得到大大的加强,也就是说AI生产出来的学术论文跟一般学者或者一般博士生,基本看不出来有任何区别,它的这个相似性超过文学创作意义上的创作,AI作为批评的生产要高于作为创作的生产。
桫椤:AI的表达是一种逻辑的表达,而不是情感的表达。AI的写作是有限性的,它的边界止于人类的认知,为什么?因为它没有创造性。AI是一种逻辑的运算,但不是情感的表达。所以我们现在没有必要担心AI会取代人类写作。但是,一旦介入到逻辑的运算表达,AI的问题就大了,因为我们写论文很可能就是逻辑表达,把逻辑说圆就行,AI最擅长这种事。
王朝军:从广义的文学来讲,一些有用的文学,像功能化的新闻报道,以及服务于公共空间的文学,已经开始被广泛的侵入。但是从狭义的文学来讲,我们还有一种有用的文学,它只要服从于统一的思维就可以。这种文学可能在未来会被侵入,给作家们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就是你能不能成为未来的作家。假如你现在有作家的身份,未来的AI会淘汰掉很多只是为公共服务的作家。
翟永明:从哲学的角度来看,人的精神世界,是技术上的突破无法取代的。但是我们要有一种危机意识。因为人工智能是海量的学习,它对于数据的模仿是人无法比拟的。但是我们有我们自己独有的创造,人工智能的创造性肯定无法和我们比拟。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探讨人工智能和人到底谁输谁赢、谁会取代谁,其实和人工智能本身没有关系,其实探讨的还是艺术创作的核心问题。艺术的本质属性是一种创造,个性化是人类创造的生命,如果没有这一点,我们的文艺创作是立不起来的。如果你的创作不是发自内心,只是没有人的生命体验的一种技术性的东西,那么毁掉我们艺术生命的不是人工智能,而是我们自己。

人工智能已开始自我学习与情感互动,文学艺术界如何面对竞争?|文学报·新批评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