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认同的觉醒:甲午战争前后的横滨中华街(3)

2023-05-20 来源:飞速影视
横滨这座城市呈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的国际主义,但它被民族差异缝合在了一起,这种民族差异产生于一套崛起的全球体系,该体系将民族国家和公民身份作为一种社会封闭工具。人们从自己与所属国家的排他性关系中获得了居住权和经济活动权。在通商口岸,早期的华人移民登记在其西方雇主的合法身份下;1871年《中日修好条规》签订后,华人在法律上被界定为中国国民,但在日本享受和西方人相同的特权。相反,德川幕府时代长崎在任何方面都没有依赖明朝或清朝,或其他任何政府的保护或承认。19世纪,国家和人民关系的变化,使国籍成为包容和排斥的关键,也改变了移民的意义。在中国和日本这样以民族标准来决定国籍的地方,移民很难摆脱外族的身份,这也是横滨中华街长期存在的核心因素。
接受民族国家为国家主权的范式,并不是一个简单、快速的过程。在日本,其法律体系先发生改变,但以民族国家为基础的社会意识和行为,却是在后来几十年慢慢形成的。在中国,这一过程恰好相反,社会运动激起了民族意识,接着倒逼清政府进行政治变革。1894-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以日本的胜利告终,推动了中日两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发展。可以说,居住在横滨的华人移民经历了相同的过程。在此之前,不存在一个自觉的、统一的华人群体;华人个体和其他外国人一样,享受通商条约赋予他们的权利,在经济上则根据方言组成不同的群体。

民族认同的觉醒:甲午战争前后的横滨中华街


2005年3月,横滨中华街一个略显喧嚣的周末夜晚
华人形象的崩溃
日本与中国的军事冲突,在日本国内掀起了一场爱国主义的狂欢,提升了国家在大众心目中的地位。胜利激起了日本人的自豪感,加剧了他们对倒霉的中国对手的鄙视。当然,日本人对华人的看法是多样和多重的,但当他们将华人作为一个整体看待时,观点却趋于一致。当这些形象开始对华人的生活产生消极影响时,华人也开始把自己作为一个民族来看待。
战前,日本社会对中国文化表现出一种矛盾的崇拜。唐纳德·基恩(Donald Keene)指出:“中日开战之前,在日本的中国使节受到热情友好的接待,这在提供给欧美政要的豪华娱乐活动中是见不到的。”但这种热情友好只是中日关系的一方面;蒲地典子则持相反意见,认为明治时期日本普通人对中国的感情很复杂,掺杂着“友好、羡慕、怨恨和蔑视”。但在横滨,因为有面对面接触的机会,华人和日本人之间显得亲密且友好。基恩认为,现有资料显示“横滨的华人商贩‘非常受欢迎’”。另外一段回忆的文字也能印证这一点: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