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字长文|中国独立纪录片之父吴文光去山形纪录片节的路(9)
2023-05-20 来源:飞速影视
3
东京是福冈影展结束后我打算去的第二站。去东京属于慕名,听了多少年的“东京”终于有机会踏上东瀛后必须亲眼目睹,去之前也联系上朋友陈真的朋友李樱,去东京就住他那里。我的东京之行,离开福冈之前得到前田的转告,由原来的“一周观光客”加入“小川绅介工作室拜访”(后又更改为长达一个月驻留,这是后话)。
从前田那里得知小川先生的邀请时,我当时对小川绅介这个名字并不知道太多,好像就是在一本“世界电影史”中写到“日本60-70年代纪录片”一节中读到小川绅介和他的电影简短介绍,我没有看过他的任何一部电影(甚至都没听说过),完全不知道他拍的是什么内容何种手法,《流浪北京》入选并邀请我参加的山形影展是小川绅介一手推助而成这个事也是我后来知道的。总之那时小川绅介对我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名字,和很多四个字日本名字(大雄正夫武田三郎)听起来差不多。
“小川绅介”四个字在现实中凸显出来变成一个真实的存在并成为以后30年引领我的一个高山般背影,就发生在东京小川绅介工作室1991年8月一段时间。当时我写过文字,回头看当时所写,我感觉这些文字依然带着我当时的真切和感触——
坐在东京小川的工作室里,小川绅介这个在书里干巴巴的日本人的名字变成了眼前一个身材敦实、戴着眼镜、说话很多而且语速很快的生气活泼的人……小川的工作室,是一大两小的公寓房(像我们的两居室一样),两小间一是剪辑间,另是办公间,都只是六、七平米左右;大的这间有十四、五平米,是谈话和放片用。关掉灯,一面墙壁就变成银幕,在上面,所有从前那些在书里出现的枯燥的影片介绍就变成活着的人和历史……我就是在这里,几天时间里陆续看了小川的七部片子。《第二要塞的农民》这部他的代表作当然是其中之一。影片是黑白,长度两小时,内容是60年代末“三里塚”的村民们反对为修建东京成田机场让他们迁移的抗争活动。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这样的纪录片,无解说,无音乐,几分钟以上的长镜头特别多,坐在银幕前,感觉像是身在20年前的那个现场,目击着当时人和事在怎样进行和发生…
…看《第二要塞的农民》,是一种在荒漠里行走多日,终于发现高山却仰而望止的感觉……
除了看片,还有交谈,小川绅介先生和我讲他的纪录片拍摄——
在小川的工作室和小川有过几次单独谈话,记得他比较多的谈到“纪录片的第一要素是时间”。这个“时间”,就是拍摄人在现场实际工作的时间单元,它决定了所记录的内容和含金量……小川是个爱讲话的、并且非常直率的人,在我面前,他一点儿都不掩饰他有近30年的纪录片工作经验,也不掩饰有告诉给像我这样的年轻人听的愿望(和我后来接触的大多外表礼让谦虚的日本人完全不同)。小川讲他在六十年代怎么离开大电影厂,和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开始独立制作纪录片,那时虽然困难,但大家可以同吃同住同工作长达一年而毫无怨言;他还讲到他的纪录片拍摄方法,录音和摄影是同等重用的,拍摄角度应该和被拍摄人是同样水平,即便对方蹲或躺在地上,摄影师也应该降低自己的摄影机。说这些话时,小川是手作扛摄影机样子,蹲和跪在地上讲着……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