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文化讲堂(第二季)回顾丨江南的方言(13)

2023-05-20 来源:飞速影视
刚刚陶教授也说到语言是流动的,是发展的,但是近年来关于语言的流失或者式微的速度比想象的还要快。前几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组织了一批专家,对地球上的700多种语言进行评估,评估下来分了七个级别,其中第三级叫“肯定濒危型”,即“这种语言是家长跟自己的子女交流的语言,家长用这种语言与子女交流,子女已经不用这种语言来回答家长。”换句话说,就是家长说上海话,子女用普通话回答,过一会全部都讲普通话了。我是做演员的,有时候比较注意观察生活,走在马路上有时候碰到学校放学,我就听祖孙二代在交流。奶奶对孙子说:“囡囡,读书很辛苦的噢,要补一补,奶奶买了你最喜欢吃的盐水花(虾)”。讲的是洋泾浜普通话。奶奶其实可以多与孙辈讲上海话,营造一些上海话的语言环境。我每星期要到学校给小朋友上课,我想我做小学生的时候从来没有上海话的课程,现在要设置上海话课程,教小朋友讲上海话,而且有一些小朋友听得懂,讲不来。
稍微差一点的听不懂也讲不来。我从最基础的教起,从自然界的昆虫开始教他们。我就问“蝈蜢”是什么颜色的?我没有教过他们,一下子回答不出来了,想了一想,举手回答:“驴色”。他们看到这个词,首先想到的是普通话,而不是上海话,讲出来的都是洋泾浜的上海话,这就叫“普通话思维”。上海话不是说拷贝不走样就算是学好了,最主要是交流,大家都用上海话来讲,那才算是学会了。
所以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方言其实也是人生权力的一部分。因为存在一种“非普遍性权利的隐蔽性”,所以造就了我们方言区的老百姓默默地接受了某些人对我们国家语言法的误读或者说是霸道的解释。我在这里把我们《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稍微读一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于2000年10月31日公布,自2001年1月1日起施行。当中第7条说得很清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基本政策是各民族语言文字平等共存,禁止任何形式的语言文字歧视,各民族都有学习使用或者发展本民族文字的自由,国家鼓励各民族互相学习语言文字,我们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刚刚说到为什么会这样?就是因为我们的方言依据不充分,或者说思想高度不够,或者是没有形成“统一战线”,所以有很多保护方言的想法没有被很好地采纳。我曾经做上海市政协委员的时候,每年通过不同的侧面提交保护上海话的提案。
其中一个提案就是公交车上用上海话报站,这个是我写的。同时我也提出轨道交通也应该用上海话报站。通过几年的努力,公交车上现在几乎全市覆盖,轨道交通很可怜,只有16号线有。提案因为有规定,提案提交之后一定要有回复。这个回复我看了以后不是很满意,回复说“因为我们上海是一个国际大都市,国际大都市要考虑国际性,所以安排在上海人乘坐比较多的16号线上用上海话报站”。他讲得比较客气,讲得不客气一点,意思就是那里都是乡下人。我想作为国际大都市的香港,也是中国的土地,为什么香港有三种语言报站:香港话、普通话、英文。同样是国际大都市,上海为什么不可以。而且里面还有一个问题,地铁16号线报站顺序是普通话排第一,英文排第二,上海话排第三,我觉得没有文化自信的表现,是语言歧视,是不对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中还有一条明确规定“其他国家的语言不能放在本国语言之前,包括方言”。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