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晓星x郭春宁:动画人类学何以可能?(5)
2023-05-20 来源:飞速影视
富晓星:总体来看,三部曲很让人震撼,同时也非常有助于推动未来动画人类学的形成。我首先是被它们虚实结合的场景震撼,然后是影片揭示的儿童作为难民和奴隶处于非常弱势的地位,以及他们的无力感,进而是基于真实采访和调研场景的反思,影片通过动画纪录对此进行了复原。动画对场景的重建是一种现象,但现象背后的逻辑更有意思。我觉得它可以探索得更深一点,不仅仅停留在对残酷的社会议题的动画场景复建上,而是去揭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叙述背后的逻辑是什么?难民叙事背后的历史、政治和社会文化原因又是什么?
郭春宁:我也有同感。三部曲在制作上越来越精良,在国际动画界的声誉也日渐显著,但它的力量其实有某种程度的丧失,这跟过分强调动画技巧和既有动画观念的局限性有关,也和作品的资金来源有关。第三部作品《莎拉》(Sharaf)凸显了剪纸/折纸动画的形式风格,比较强调定格动画的特性和质感,但形式上的强调和“用力”反而使其丧失了如《隐藏》那样对难民叙事和记忆表述机制的深挖。
比如,在《隐藏》中潜藏着动画者对动画和实拍影像关系的思考,其实动画创作者可以感受到这种媒介关系的不平等。作品在表现流浪街头的难民儿童逃避警察的追捕时,对警察采用的是实拍影像,小孩则以动画角色来呈现,并以悬殊的视觉比例表现警察捏着难民儿童的画面。熟悉动画经典的观众通常知道,捷克动画大师川卡(Jiri Trnka)在定格动画《手》(Hand)中表达机制对人的迫害时,就是用一只巨大的手来扼杀艺术家的创造性的。我觉得《隐藏》用一只实拍影像之手来“抓”一个动画角色,这一难民叙事在刺痛人心的同时也揭示了实拍影像与动画形态之间的张力。
动画纪录短片《隐藏》以悬殊的视觉比例表现警察与难民儿童的关系。图片由作者提供
郭春宁:你怎么看动画纪录在人类学中的应用前景?有可能提出动画人类学吗?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