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玄论战”百年祭(4)

2023-05-21 来源:飞速影视
好在今日懂英文的国人远多于100年前,Metaphysics字面的意思就是“物理学之后”,这里的“物理学”并非伽利略们研究的那门精密科学,而专指亚里士多德有关自然知识的一部同名著作,后来Metaphysics这个词被法国哲学家与科学家笛卡尔用来指称“第一哲学”,主要包括本体论和认识论两方面,所谓人生观就属于本体论的一部分。
日本明治时代哲学家井上哲次郎借用《易经》“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的说法,将其译作“形而上学”。严复不满意他的翻译,曾经倡用“玄学”取而代之,但是没有被人接受。所以说,“科玄之争”的说法不够准确,有人提议改称“科哲之战”是有道理的,不过前说早已约定俗成,本文还是循例沿用。
4.时代背景
“科玄论战”发生的时候,正值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虽然不同派系的军阀混战不断,毕竟帝制倾覆,党派政治初露头角,民族资本主义开始发展,新闻、出版、教育和思想文化界也出现了相对的繁荣景象。以10年为限,对“科玄论战”产生影响的重大事件共有四桩,四者之间也不无联系。
第一是1914—1918年期间欧洲发生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在4年多的时间里,大约有7000万人卷入战争,数千万人在机器绞杀和炸弹或毒气中伤亡,原本世界上最繁荣富庶的地区一下子尸横遍野。面对战后满目疮痍的惨状,一些知识分子开始反思科学与技术对社会的影响,追问它们给人类带来的是福音还是灾难。
1918年底,梁启超以非正式顾问身份赴欧洲观察巴黎和会,随员有张君劢、丁文江等6人,取道海路于1919年2月18日抵达巴黎。和会期间中国外交蒙羞,国内爆发五四运动,梁启超等人游历欧洲多国并会见了柏格森、倭伊铿等西方哲学家,回国后写了《欧游心影录》,1920年3月首先发表在上海《时事新报》上。该书指出西方文化中的进化论、功利主义和强权意志学说导致欧洲陷入权力崇拜,迷信“科学万能”动摇了宗教与道德的基础,认为国人应该从中吸取教训,实事求是地看待东西文化的优劣短长。
第二是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这年9月15日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1916年9月迁往北京并更名为《新青年》,与蔡元培任校长的北京大学一道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当时的进步知识分子团结在《新青年》周围,高举科学与民主两面大旗,喊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向封建传统思想发起全面的冲击。1917年胡适等人又祭起“文学革命”大旗,提倡白话文,主张废除文言文。1919年傅斯年、罗家伦等五四运动中涌现出来的学生领袖创办了《新潮》,继续推进“文学革命”。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