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类”规定的意义(6)
2023-05-21 来源:飞速影视
上文已述,个体的个别性才是构成“类”之丰富性的具体内容,如果不从个别性出发去形成“类”,那么“类”就只能是贫乏、抽象的。本来“类”概念的提出是为了对抗近代以来对经验个体的过分强调,因此“类”规定的重点在于超越性和普遍性。但要使这一规定得以成立,关键却在于强调个体的经验性和个别性。因为人的个体生命愈能发挥创造性,愈具有多样性,人之为人的“类”本性才愈丰富,愈具有超越性,这是“类”规定所包含的内在矛盾,但正是这一矛盾集中体现了“类”规定的深刻性和优越性。
综上所述,费尔巴哈的“类”概念存在两个缺陷:(1)作为普遍性的“类本质”实际上不包含个体的具体差别,普遍性与个别性是分离的。它不包含个别性,就只能是“抽象的普遍性”;(2)费尔巴哈虽然也意识到个体的个别性和差异性的重要性,也要在“类”中实现普遍性和个别性的统一,可惜的是,他采取了让“类本质”自我异化到个体身上的做法,结果使“类本质”成为在个体之前和个体之上的“前定本质”。这种理解属于先验人性论的范畴,这也是为什么他批判了基督教和黑格尔,但在对人的理解上仍然被认定为历史唯心主义的原因。
高清海敏锐地抓住这一点,批评“费尔巴哈称自己的哲学为人本学,标榜自己的哲学最厌恶‘抽象’,可是他的人本学理论并未走出旧日传统哲学对人的本质的抽象理解,他对人使用的是‘类’,而赋予它的却是生物学的物种内涵”(36)。这一酷评的前半句无疑是对的,即他仍然没有摆脱对人的本质的抽象的理解;而后一句“他对人使用的是‘类’,而赋予它的却是生物学的物种内涵”则值得商榷,因为费尔巴哈事实上并没有将“类”规定降低到“物种”的水平。他的问题是没有找到将天上的“类”与尘世中的个人结合起来的办法,结果导致他的“类”永远漂浮在天上,无法下降到尘世间,“类”成为与地上的人无关的“人”的本性。
(二)施蒂纳和马克思
从上述分析看,费尔巴哈的失败在于没能将“类”之规定的重心置于个体或者个别性,没有合理解释“类本质”的生成问题。要避免这一失败,就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对“类”的说明方式,必须从个别性出发去说明与普遍性的统一,从个体出发去解释“类”的生成。这是我们从高清海的“类哲学”中分析出来的拯救人之“类”规定的新思路。
这一思路并不是高清海的首创。在哲学史上,至少批判费尔巴哈的施蒂纳和马克思、恩格斯都曾提出过类似思路。施蒂纳撰写《唯一者及其所有物》(1845年)一书的主要目的就是批判费尔巴哈。他认为费尔巴哈试图以“人”和“类本质”等革命性概念去冲击基督教的神学框架,要求把异化给上帝的“类本质”还给人;但这些概念与真正的个体即“唯一者”(Einzige)“我”(Ich)相比,仍然是一种在他们之上和在他们之外的超越性存在,是“最高本质”,事实上发挥的仍然是上帝的功能,与上帝一样,都是游离于我们之外的“幽灵”(Spuk)(37)。他讽刺费尔巴哈道:“关于‘人的本质’问题、关于‘人’的问题,在刚刚剥去旧宗教的蛇皮之后,却又重新披上一层宗教的蛇皮。”(38)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