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记忆不会被湮没——在布拉格重新展读《绞刑架下的报告》(4)

2023-05-21 来源:飞速影视
这种情况表明,他不久就要离开庞克拉茨监狱,被押解到德国的纳粹法庭去了。有鉴于此,伏契克决定把他的狱中作品大大缩短,尽快结束,以免成为未竟之作,为此他加快了写作进度。6月9日,在得知第二天将被押往德国后,他全力以赴,一口气写完了最后一章,完成了全部作品。6月10日,伏契克即被转押往德国,先后被关押在鲍岑监狱、柏林刑事法庭监狱和勃洛琛斯监狱,不久便被杀害。

历史的记忆不会被湮没——在布拉格重新展读《绞刑架下的报告》


▲1994年全文版《报告》
还伏契克一个清白
伏契克协会通过对霍拉以及其他当事人的采访,证明《报告》的写作确凿无疑。
此时,捷克公安部对伏契克《报告》的笔迹展开了鉴定工作,最后确认真实无误。如今,伏契克的手稿保存在捷克民族博物馆档案馆。9月11日,在档案馆里,女馆长和两位伏契克档案保管及研究员向我们展示了一张张夹在玻璃板中的《报告》手稿,并向我们介绍了笔迹鉴定过程。亲眼目睹伏契克在狱中写下的手稿,我们非常震撼,同时感慨万千。
公安部的笔迹鉴定结果出来后,伏契克协会举办了一个关于伏契克《报告》的国际学术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公布了《报告》的全部手稿,其中有之前出版的所有《报告》版本中都被删除的一些文字和段落。这些被删除的文字和段落,恰恰被居心叵测者利用来作为否定伏契克的“口实”。
专家、学者们认为,1945年出版伏契克《报告》时删除这些文字和段落是情有可原的:第一,战争才刚刚结束,《报告》中写到的一些人还在甄别中,不适合公开。第二,人们正沉浸在庆祝纳粹德国覆灭的喜悦中,伏契克在《报告》里高瞻远瞩的对德国人民所表达的宽容和友善,尚不合时宜。第三,诸如接受德国看守的半截香烟等细节,可能不符合对英雄人物的塑造。第四,由于在异常严酷的环境中写作,而且面临生命最后日子的迫近,为急于完稿,尤其是作为急就章的最后一章,伏契克不得不使用简练、隐忍的笔触,因而没能展开具体的描述,清晰、细腻地写出他究竟是如何采取“与以往有所不同的做法”跟盖世太保斗争,“演一出高妙的戏剧”;如何巧妙地与盖世太保周旋,斗智斗勇,误导他们“忙于抓捕幻影”。这些没有展开叙述的文字若不放在当时的语境下容易引起误读,有可能损害伏契克的形象。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