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国内大循环”:核心思路、路径及投资机会(35)

2023-05-21 来源:飞速影视

干货|“国内大循环”:核心思路、路径及投资机会


这是传统的菲利普曲线,可以看到通胀和失业率呈现反向关系。但其实仔细想想,通货膨胀分为成本拉动和需求推动。
凯恩斯主义主要作用于需求端,当需求增大,需要的工人增多,失业率自然下降,这是很正常的。
但其实是在石油危机之前,美国没有经历过这么大的成本推动的影响。菲利普曲线只有两个变量的关系,失业率和通胀。但是影响成本的原因还有很多,比如利率作为资金的成本,石油作为资源的成本和劳动力成本。
当利率上升,资源价格大幅上升,成本推动的通胀导致企业压力猛增,带来了裁员的压力。所以造成了同时的通胀和高失业率。
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出版于29年股灾之后,二战之前。从书名就也看出主要想解决的问题是那个年代的短期失业问题。所以后来会造成很多人的误解,因为毕竟这本书真的相当难读。
当时的政策
自大萧条后奉行的凯恩斯主义,财政政策的刺激虽然还在继续,但早已边际效率递减,本质上来说实体产业没有新的增长点,卡特(1977~1981)的智囊清一色都是凯恩斯主义者,也难免这个下场。
货币政策其实当时相对来说不太注重,当时的联储主席伯恩斯相信加息对经济会产生难以忍受的影响,寄希望于政府实现预算平衡提高,促进商人信心提高产出,来降低治理成本来解决成本推动型的通胀。[1]
但形式并非他所预料的,过快增长的货币量和财政政策一道,并没有支撑实体企业,使得资金只能流入虚拟产业和资源型的资产。从下图资金流转速度上可以清晰看出80年前后的变化。

干货|“国内大循环”:核心思路、路径及投资机会


海外债务的回流索老在<金融炼金术>的第四章还提到了大循环前端的另一个重要的问题,国际债务的繁荣与萧条,这个问题可以追溯到1973年。
自从1973年石油危机以后,石油美元的建立使得海湾产油国家拥有大量的美元外汇储备,而这些外汇储备最终又回流到了美国本土的银行的负债端和国债上面。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