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告别了挚爱的教育事业,她的一生,岁月如歌……(4)
2023-05-21 来源:飞速影视
1994年,朱小蔓提出“情感性德育范式”,1995年正式提出“情感性道德教育”,包括德育目标、内容、过程、机制、方法与评价等要素,体现出她以“情感”之眼观教育、道德教育的整体思想。“她在全国首倡情感德育理论,影响了许多中小学,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情感德育理论流派。”华中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所长杜时忠教授说。
朱小蔓在研究情感对道德养成重要作用的同时,也重视和强调情感对智力发育的特殊作用,认为情感是一种重要智能。在这方面,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给了她很大的学术自信。
她近年来在情感教育视野中研究生命与生命教育,关注台湾、香港的生命教育,积极推动中国生命教育的发展。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生命教育专业委员会在悼词中说,朱小蔓“用探究高尚道德、纯真情感之教育实践”,诠释出‘人生道德至尊严,生命情感最珍贵’的教育真谛”。
“朱小蔓老师是一位真正的教育思想家。”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理论研究所负责人吴安春研究员说,“她重视培养学生具有建构教育理论的能力,提出要从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三个层次上探索‘上天入地’的教育理论,并以此为方法论,从情感、德性、智慧、生命、体验、文化、生态等多维视角,建构其具有道德情感特色的教育理论体系。”“我们要学习她的思想,传承她深刻纯粹的学术品格。”国家开放大学政法部部长刘惊铎教授说。
2015年遇见朱小蔓后,重庆市渝北区空港新城小学校副校长苏建明深受感染,立志以她为榜样,将更有爱、更科学的教育播撒在每一堂课上。
2014年5月,朱小蔓参加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北街小学第九届科艺节科创游园活动时与孩子们交流。(资料图片)病中修课标编教材,为育时代新人作贡献
参与中国第八次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下简称新课改)期间,朱小蔓已身患重病,几次住院治疗。“她以大无畏的精神担起了国家统编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教材总主编的重任。”王湛说。
朱小蔓先是2006年受教育部委托,任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组织专家团队对2003年颁布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进行修订。2011年,教育部颁布《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修订后的课标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在前面,突出情感体验、道德实践在德育课程中的特殊价值,强调优化教学过程,增强学生道德学习能力。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