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告别了挚爱的教育事业,她的一生,岁月如歌……(5)
2023-05-21 来源:飞速影视
2012年初,朱小蔓再受教育部委托,任初中《思想品德》示范性教材总主编,2016年7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下两册出版,9月投入使用。教材明显加强了价值观教育、生命教育、法治教育、公民意识教育、生态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媒体素养教育等。
“她为国家‘三科’教材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田慧生说。
新课改为朱小蔓的情感教育研究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实践之源和灵感之源,她的情感德育论、生命教育等思想便是在这个过程中成熟起来的。
“她为中国的教育事业,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刘利民说。
多为“天下先”,在每个岗位上都有卓越表现
“朱小蔓同志一生经历多个教育岗位,在每个岗位上都有卓越表现。”王湛说,“她对中国的师范教育、教育研究和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建设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朱小蔓的教师情感人文素养研究,在国内教师教育研究中独树一帜。20世纪80年代中期,教育界有识之士已经敏锐感觉到“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弊端,“以知识为中心”“牺牲了另一半”,使儿童出现了“单向度、麻木、冷漠、无心”等现象。基于对这些时代教育问题的诊断和有力回应,朱小蔓提出“呼唤有情感人文素质的教师”这一命题,相关研究一直持续至今。1997年,朱小蔓在相关课题研究中讨论师范院校怎样对师范生进行情感人文素养培养,总结了以南通师范学校为代表的我国中等师范教育的本土化发展之路,为国际师范教育提供了一定借鉴。
受当时的国家教委师范司委托,1997年,朱小蔓与时任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张民生教授、上海师范大学校长杨德广教授开始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建设论证工作。在朱小蔓推动下,1998年南京师范大学晓庄学院成立,同年9月招收首届教育学小学教育方向本科生,开创了我国师范教育“培养本科学历小学教师”的历史。“没有朱老师,就没有南师大和晓庄学院联办小教本科,我可能一辈子都只是一名乡村教师。”南京晓庄学院心理健康研究院副院长许红敏说。
13年前,朱小蔓来到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工作。“对于年轻的教师教育研究中心来说,她就是一种精神力量,影响着年轻的学者们。她是一位严肃的马克思主义学者和优秀的共产党员,她是一位好老师,她是一位自主创新的好学者,走出了一条学术界少有的学术创新之路。”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朱旭东教授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