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马里翁在《无需存在的上帝》中对海德格尔的批评(12)

2023-05-21 来源:飞速影视
初看起来,马里翁对于“虚妄”的论述非常类似于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对于此在的生存论分析——虚妄本身是在厌倦(boredom)和忧郁(melancholy)等情绪中显示出来的,而它所揭示的同样作为存在者整体的世界的无意义。在《无需存在的上帝》的第四章“虚妄的反面”中,马里翁以诗人瓦雷里笔下的人物Teste、《旧约·传道书》和丢勒的名画《忧郁》(Melancholia)为例,揭示了世界的虚妄和无意义。但是,这种海德格尔式的开端恰恰导向一个非海德格尔和反海德格尔式的结论。在马里翁看来,世界的虚妄和无意义所指引的既不是此在的存在,也不是存在论区分,而是更高的爱的秩序。马里翁明确地指出:
厌倦的关注目光并不是寻常生存论分析的关心。它如同畏(anxiety)一样构成了一种“基本规定”,但却是在一种完全相反的意义上:厌倦不是从存在论区分出发将人刻画为此在,而是(通过过剩[excess],而非无知)宣布存在论区分无效,因此——至少在部分程度上——将人移置出他作为此在的地位之外。假如人用绝对的厌倦目光来看,那么他当他不关心存在论区分时,他就溢出(overflow)了此在。
这段话清楚地表明,厌倦和忧郁等情绪所体现的虚妄态度或关注目光恰恰是对存在论区分的逾越,“使得存在论区分变得无关紧要(render ontological difference indifferent)”。与海德格尔不同,马里翁认为:世界作为存在者整体之所以无意义,并不是因为它是植根于此在的有限性,而是因为它在根本上是被造物(creature)。换言之,世界如果仅从自身来看,那么它一定是短暂、无意义和无足轻重的,是“虚妄的虚妄”(vanity of vanities)。只有从爱这种更高的关注目光来看,世界才会变得有意义。用马里翁的话说,“虚妄来自于一种超出存在/存在者的关注目光,但仍然没有认可爱(charity);虚妄这种关注目光将世界揭示为超出存在/存在者,但还没有看到世界——被上帝——所爱。
”简言之,上帝的爱和馈赠作为更高的关注目光,不仅逾越了海德格尔的存在论区分,而且逾越了一切虚妄。
6
在“《无需存在的上帝》英文版(1991)导言”中,马里翁将自己的思想处境定位为“后现代”(postmodern)。按照他的界定,所谓的“后现代”首先是一个由尼采与海德格尔的思想视野所规定的时代,正是他们的思想对后现代的基督教信仰构成了一个无法回避的挑战。就像马里翁本人所说的,他的所有思考都是对于这一挑战的回应。马里翁认为,尼采虽然宣告“上帝死了”,但他所批判、否定并且宣告死亡的上帝,并不是真正的上帝,而是形而上学的上帝,道德的上帝,也就是作为偶像的上帝。就这一点来说,尼采的“上帝之死”毋宁说意味着“‘上帝死了’死了”(the death of the ‘death of God’)。就海德格尔来说,马里翁高度肯定了海德格尔对于传统形而上学或“存在-神学”的与批判,认为他的批判使得上帝得以摆脱“存在-神学”的束缚。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