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之奥义:关于颜料的历史(5)
2023-05-21 来源:飞速影视
其他类似那不勒斯黄的颜料配方也会特别说明它是铅和锡的氧化物。实际上,它们的成分并不总是那么明确:当意大利中世纪画家提到那不勒斯黄时,你无法确定它们是指含铅锡还是含铅锑的物质,画家们也不太可能分辨出其中的区别。在18世纪晚期的现代化学澄清一切之前,颜料的名称可能指的是色调而非其成分和来源,或反之亦然。这可能会让人非常困惑,因为单凭一个名字,你不能确定你手里的颜料是什么——或者对于今天的历史学家来说,他们不能确定当时的画家到底使用了什么。
从某种角度来说,这个问题仍未被真正解决。现代的一管“那不勒斯黄”不会含有铅(因其毒性而被禁用)或锑,但它为模仿传统材料的颜色会混合钛白和以铬黄。这没有什么坏处;相反,这种颜料不仅毒性更小,而且更稳定、更便宜。这种名字与物质的模糊性反应了颜料背后的历史。当你谈论朱红、印度黄、范戴克棕和雌黄(orpiment)时,这些名字因为暗示着与古代大师们深刻、丰富的关联而显出独特魅力。
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你不会在现代画家的调色板上找到荣贵的雌黄色(除非他们是有意识地去冒风险使用这款古老的材料)。它是一种深的金色,比那不勒斯黄和铅锡黄更华丽,名字本义就是“黄金颜料”,材料则可追溯到古代:埃及人通过研磨一种稀有的黄色矿物制成了这种颜料。但到了中世纪,雌黄的毒性已远近闻名。意大利艺术家切里尼(Cennino Cennini)在他14世纪晚期写的手册《Il libro " dell arte》中提到雌黄的有毒性,并建议画家切莫将其沾染上嘴唇。
雌黄之所以有毒,是因为它是硫化砷的化合物。它是一种从亚细亚出口到欧洲大陆的颜料,色调华丽却价位昂贵。(在19世纪早期,欧洲也从中国进口雌黄,因此它在英国一度被称为“中国黄”)。这种诱人的进口商品通常被运输至当时的贸易中心威尼斯,因而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北欧很难买到雌黄——除非你像经营药店的德国艺术家卢卡斯·克拉纳奇(Lucas Cranach)那样有获取海外材料的专业渠道。
有些雌黄并不来自于天然矿物,而是由炼金术士制成的。今天,我们可以通过在显微镜下的颜料颗粒来甄别出这类绘画:人工制作的颜料颗粒往往呈圆形,并在大小上更统一。从18世纪开始,人们通常把这种人工雌黄称为国王的黄色。从伦勃朗1665年前后的画作《艾萨克和丽贝卡》(通常被称为《犹太新娘》)中可以看出,他显然有该种颜料的专门供应商。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