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强求快乐之后,我好多了(4)

2023-05-21 来源:飞速影视
早在公元前四世纪,亚里士多德就区分了对于幸福的两类追求:Hedonia vs. Eudaimonia。以主观幸福感为代表的就是前者,现代心理学家把它叫做“享乐幸福感”(Hedonic well-being, Kahneman, Diener, & Schwarz, 1999)。它的核心就是积极情绪,它强调趋利避害、趋乐避苦,它会引导人们关注自我、当下和有形的事物,以及去获取和消费自己需要和想要的东西(Huta, 2015)。

不强求快乐之后,我好多了


而另一类幸福追求Eudaimonia,这个很难翻译的词在希腊语里是“好的精神”的意思,心理学家把它相对应的幸福感称作“实现幸福感”(Eudaimonic well-being, Huta & Waterman, 2014)。它的内涵要比享乐幸福感广泛得多,强调意义、价值、个人成长、卓越、自主、精神整合等,会引导人们关注自我和他人、现在和未来的平衡,以及去追求更为抽象、宏大和内在的事物(Huta, 2015)。
我更愿意将人们对于幸福的追求视为某种动机。在心理学意义上,任何一个动机都缘起于特定的需要,并指向特定的目标。在这个意义上说,享乐幸福动机的起点是乐趣、愉悦和享受的需要,而实现幸福动机的起点则是对于意义、本真、卓越和成长的需要,是不是伴随有积极情绪则没那么重要。
它们分别指向于获得快乐和获得意义,因此在后面我也会叫它们为快乐动机和意义动机。它们注重的体验是不一样的,快乐的是身体和感官,而感到有意义的是心理和精神;在时间取向上,快乐活在当下,期待即时满足,而意义面向未来,有时要牺牲当下的快乐以获得延迟满足。
我和学生做过相关研究,结果发现,典型的让人们感到快乐的活动多依赖于感官,更短期也更自我,例如吃美食、打游戏、购物;而典型的会让人们觉得有意义的活动则有更多的认知卷入,相对更长期,和他人的联结也更多,例如帮助他人、阅读、学习、思考等等;还有一些活动会同时让人们感到快乐和有意义,比如人际互动、旅行,还有运动(Zuo et al., 2017)。
二者有没有对应的生理基础乃至差异呢?研究者发现,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在很大程度上共享享乐性大脑机制,比如伏隔核以及特定的愉悦环路,一旦接触到愉悦刺激这个环路就会点亮。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