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创业史——知乎十年|光华案例
2023-05-21 来源:飞速影视
在今天的互联网世界中,知乎已经是大众耳熟能详的中文社区代表之一,其特色鲜明的网络问答模式,成功地连接起了各行各业的用户。作为开放的信息网络平台,各类用户都可以在知乎分享彼此的知识、经验和见解,知乎也由此为全社会不断地提供多种多样的产品和服务。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张一弛、研究员翟耀撰写的案例《口述创业史——知乎十年的创业之路》目前已正式入库。本案例是北大光华“口述创业史”系列案例其中的一篇。案例通过对企业的调研和访谈,尤其是知乎创始人、灵魂人物周源对其创业经历的回顾与总结,旨在全面向读者展示知乎从无到有、从0到1的发展过程,从而为创新创业者提供可以借鉴的商业经验。本案例适合商学院各类学员学习创新与创业实践或互联网信息服务等相关课程,同时也有助于了解互联网论坛与社区及其商业化操作等相关主题。
以下内容为案例文本的部分摘选。
一.知乎成立之前:准备与积累
1
●
埋下创业的“种子”
“现在回想起来,创业的种子可能在我上大学期间就已经埋下了。
——周源 知乎创始人、CEO”
时间回到1999年,周源考入成都理工大学,学习计算机专业。年轻的周源被两本杂志深深吸引,一本叫《IT 经理世界》,另一本叫《程序员》。在杂志中周源读到太多令他兴奋不已的成功故事:当时有人在中国编写共享软件,通过网络传到美国网站上,然后直接跨洋收款;还有人刚好踩中数码音乐的风口,编写音乐软件,一个月内竟能获利数万美金!
“我发现写代码和设计产品可以成为很酷的理想。”自那时起,周源相信自己的专业前途光明,必将大有作为,而大一下学期时发生的一件事则让创业的种子在他心中扎得更深入、更坚实——网易在纳斯达克上市,其创始人丁磊正是“隔壁”电子科技大学的毕业生。“既然他能上市,那我们毕业了是加入 IT 公司(那时候还不流行叫互联网公司)还是自己干?我当时就想:肯定是自己干!”
然而,年轻人的青春冲动,往往会先遭遇现实的敲打。
2004年,硕士毕业生周源“随大流”去了上海,在一家加拿大公司的研发中心做起了程序员,参与搭建数据库。奋斗了8个月后产品发布,但一个用户也没有。不知道做出来的产品可以给谁用,也不清楚能提供什么样的价值,这对于踌躇满志的周源来说是一个非常沉痛的打击。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