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音乐不能没有莫扎特,俄罗斯文学不能没有陀思妥耶夫斯基,而法国电影不能没有布列松(5)
2023-05-21 来源:飞速影视
《圣女贞德的审判》的拍摄,源于他对丹麦电影大师卡尔·西奥多·德莱叶1928年导演的默片《圣女贞德蒙难记》的不满。《圣女贞德蒙难记》被誉为世界十大影片之一,通过一份保存在巴黎公立图书馆的贞德受审的完整材料,把英国宗教机构利用手中权杖,将一名信仰忠贞的少女逼死的过程还原,以充斥全片的贞德流泪的特写镜头,带出不足20岁的贞德对她的坚定信仰遭受强烈质疑的愤怒,以及她的恐惧与死亡。
影片虽然像德莱叶的《词语》一样,令观众感受到神迹的力量,但布列松看来,德莱叶仰拍的特写镜头,让贞德将目光望向天空泪流不止的画面,特别虚假。他用中近景两种景别,既不做“戏剧”也不做“化装舞会”,翻拍了这部电影。《圣女贞德的审判》中的贞德虽然也有眼泪,但多数时候是以满脸的平静,对抗审判的不公。
布列松1971年推出的《梦想者四夜》,根据陀思妥耶夫斯基短篇小说《白夜》改编。这篇小说,1957年也曾被意大利大导演卢基诺·维斯康蒂改编成同名电影。小说讲述失望于爱情的姑娘与失意于人生的幻想家在圣彼得堡某座桥上不期而遇,其后三晚两人连续相见迅速相爱,可是旧情人出现后,姑娘选择与幻想家分离。维斯康蒂的电影,将故事移植到冬日的威尼斯,增添浪漫气氛。布列松则将它放置在了春天的塞纳河畔,并把幻想家的身份改为画家。画家对偶遇的女孩虽然动了感情,却也掺杂把女孩当作模特打量的成分。而画家背后的布列松,则以模特为载体,看向大千世界。
布列松另一部由俄国小说而来的电影,是脱胎自列夫·托尔斯泰短篇小说《伪息券》的《钱》。《伪息券》从一位中学生用偷改的息券换取零花钱着手,引出关涉许多人生死,甚或影响俄罗斯的故事。但托尔斯泰的侧重,却是占据故事三分之二的宗教救赎。蝴蝶挥动翅膀引发的坍塌效应,最终败给良心。布列松把息券换成500元的伪造法钞,描绘假币的市场流通,怎样让一名年轻的修理工走向万劫不复。影片结尾,也出现了救赎的光芒,比起托尔斯泰的小说虽然渺小微弱,却与布列松早期的作品形成关照。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