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吃辣的上海,川菜是怎样兴起的?(5)

2023-05-21 来源:飞速影视
还有一位是吴湄。她是梅龙镇的经理,将本来以汤包、煨面等扬帮点心立足市场的小规模酒家发展为以“川扬筵席,中西美点”招徕的著名酒家。吴湄是话剧演员出身,还演过电影,又是地下党员,交游十分广泛,她的胸襟与气魄直接影响到酒家的风格。
她预判抗战胜利后,川菜会在上海形成新的流行趋势,便与素有“东方卓别林”之称的电影明星韩兰根商量,将他在自己经营的“瘦西湖川菜馆”内担当头牌厨师的沈之芳大厨“明目张胆”地“挖”到梅龙镇来担纲厨政,从而使梅龙镇实现“川扬合流”,也有了干烧明虾、贵妃鸡、龙园豆腐、素火腿、蟹粉鱼翅、奶油广肚、椒盐虾糕、蝴蝶海参、干烧四季豆等一系列“下江菜”,脍炙人口,长销不衰。

不吃辣的上海,川菜是怎样兴起的?


1943年,陈滋堂、吴湄等呈请设立登记梅龙镇酒家股份有限公司的文件(上海市档案馆藏)
董竹君与吴湄明里是笑傲江湖的掌门人,暗中帮助中共地下组织开展工作。以川菜馆为掩护的不止她们两位,李一氓在一篇题为《川菜业在北京的发展》的文章里透露:“有个四川同志为着掩护地下工作,他在上海也开过一个小川菜馆,解放后他当过云南省的副省长,他就是刘披云。”
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那批老饭店留下的菜单看,川菜从登陆上海滩那天起,就实行“本土化战略”,轻辣免麻,精耕细作,体贴食客,温柔动人。
歪打正着的经典名菜
梅龙镇酒家的徐正才先生还告诉我,其实像香酥鸭、干烧鲫鱼、虾子玉兰片、蚝油豆腐、咖喱虾仁、炒骨肉片、干烧冬笋等,都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从四川来上海的一批厨师如王炳成、向春华、萧长发等人捣鼓出来的,有的时候还是“歪打正着”一举成名。

不吃辣的上海,川菜是怎样兴起的?


香酥鸭
原文汇报记者、美食评论家江礼旸兄跟我讲起过香酥鸭的由来:香酥鸭是马连良的私房菜,落户“西来顺”后就成了“马连良香酥鸭”,很受回民欢迎。后来成都餐饮业大咖王少卿来上海开了一家小花园川菜馆,黄金荣都去捧场,摆了两桌,但是干烧排翅吃了一筷就不再下箸,这让王小卿手足无措。第二天马上恭请早已声震沪江的何其坤、冯文宾来掌勺,再开两桌请黄金荣赏光品味。他们烹制的干烧排翅上桌后被“麻皮金荣”毫不客气地吃了个盘底朝天。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