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景观:“七月半”——节俗、变迁与大众文化想象
2023-05-21 来源:飞速影视
“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止可看看七月半之人。……二鼓以前,人声鼓吹,如沸如撼,如魇如呓,如聋如哑,大船小船一齐凑岸,一无所见,止见篙击篙,舟触舟,肩摩肩,面看面而已”(张岱《西湖七月半》),这是晚明文人张岱对当时“七月半”节庆情景的描述。“七月十五”是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与它昔日的“盛况”相比,今天的“七月半”远不及清明、端午、中秋那样声名“显赫”,但也以另一种方式在当代的大众文化中焕发着“活力”。
三节合一与二重空间
所谓的“七月半”事实上涉及三个节日:佛教的“盂兰盆节”、道教的“中元节”以及民间所称的“鬼节”。“盂兰”为梵语音译,为“倒悬”意,佛教认为“盂兰盆”可解亡人倒悬之苦。据《盂兰盆经》记载,目连见其母在饿鬼之中受苦,经佛祖指点,在七月十五日“具百味五果,以著盆中,供养十方大德”,于是“目连母得脱一切饿鬼之苦”。后来的子弟便也在这一天“奉盂兰盆供养”,以行孝顺。(宗懔《荆楚岁时记》)在道教中,“三官”与“三元”对应,正月、七月、十月的望日(十五日)分别被视作天官、地官、水官(“三官”)的诞辰,也就是上元、中元、下元三节。道教认为“中元之节,地官校阅搜选众人,分别善恶……十方大圣,高咏灵篇,囚徒饿鬼,当时解脱”(李昉等《太平御览》),中元节也就有了祭拜地官、祭慰孤鬼的传统。
在民间,古来就有“秋尝”祭祀的风习:“古者岁四祭……春曰祠,夏曰礿,秋曰尝,冬曰蒸,此言不失其时,以奉祭先祖也。过时不祭,则失为人子之道也。”(董仲舒《春秋繁露》)“秋尝”祭祖逐渐固定在七月望日,又受到此时地官赦罪、鬼门大开之说的影响,“七月半”便成为民间祭祀亡灵的三大“鬼节”之一。
因此,具有三节合一特征的“七月半”既有制度化宗教信仰体系的背景,又与民间俗信分不开,“目连救母”“地官赦罪”“七月半,鬼乱窜”这些传说也便构成了“七月半”节俗的信仰—想象空间。这种对鬼神的想象与所谓的“精灵信仰”(Geisterglaube)相关:人们相信,有别于具体、可见的人与物的“精灵”不可捉摸,它们不仅存在,而且能够通过各种方式与人、事建立关联,“逗留”或是“占有”,从而对对象的行为、反应产生“具有决定性的支配力量”。(韦伯《宗教社会学》)具有宗教背景的“盂兰盆节”“中元节”当然具有这种对神灵的想象;而在民间俗信的想象世界中,阴阳两界从不截然分隔,人、鬼(精灵)之间存在各种相通的可能与必要,“鬼门大开”的“鬼节”也正是建立在两界相通并能交互影响的信仰—想象空间之上。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