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新刊|侦探·工匠·小说家——双雪涛访谈录(8)
2023-05-25 来源:飞速影视
双雪涛:我近几年写中短篇比较多,这里头有阴差阳错的原因,因为刚开始写作的时候,写了两部长篇,都无法发表,费了挺大的劲,发表不出来,很受挫败,就开始写短篇小说,船小好掉头,一晃一直写到现在。我对长篇还是有一种向往的,不是特别特别长的那种,步子可能不能迈得太大。不是说长篇就比短篇重要,而是说,有些东西好像只有到了一定体量才能完整地表达,所以写长一点的东西也是一种自我刺激的方式。这东西不能强求,可能写着写着就有了。
李雪:“70后”“80后”作家多少都受先锋文学的影响,比较注重写作技巧的探索,你也说过,自己有匠人精神。注重艺术品的品相、尽量精致、使讲故事的方式新奇可能也是你的追求。但目前作家在技术上谋求突破是不是比较困难?你多用多声部,或双线并行的方式来结构小说,《平原上的摩西》《光明堂》《飞行家》《刺杀小说家》《天吾手记》等看似是不同的,但在结构上其实具有某种趋同性。包括你的短句子、对话的口气、叙述口吻都颇具个人风格,已经具有很高的辨识度了,但太具有个人特征容易形成写作惯性。到目前为止,你觉得你遭遇到技术难题了吗?你觉得自己的突破应该在哪里?
双雪涛:我觉得写作不是一个技术性的工作,这句话我说过很多次,我找不到更合适的表达。另一个层面,一个人每天都想着突破,是挺痛苦的,好像田径运动员要破自己的记录,我不太用突破这个词,听上去太厉害。我比较喜欢用变化这个词,如果你的想法有变化,认识有变化,人生有变化,你的文学多少会有变化,这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我们现在不太重视写作人的自然性,比较爱强调他的主观能动性,我觉得两种都有意义。
李雪:现在我们要求文学提供精神出路其实是对文学的为难。在你的小说中,除了人本身对尊严、体面、善的守护力量,很多时候宗教或者说宗教精神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请谈谈你有意识地将宗教引入小说的考虑。
双雪涛:我并不是特别有意识地使用宗教,有时候我找不到一个特别好的方法,或者说,我在中国的世俗社会里找不到一个我要找的对应物,所以只能这么弄。宗教是一个特别精神性的东西,尤其是在它进入文学之后,这一点特别适合作为一种上层的表达,人的肉身怎么能迅速地享有精神性,这些东西有时候小说里是需要的,也是我比较喜欢的,我不太喜欢人特别匍匐,这可能也是我的局限。
李雪:下面我们谈谈具体的小说和人物吧。《平原上的摩西》应该是你的小说中最受关注的作品,在这篇小说中被讨论得比较多的是李守廉和傅东心,他们俩的意义承载是相对明确的。有批评家说傅东心这个人物“比较苍白”,但我非常理解你对傅东心的喜欢。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