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焄|《卖火柴的小女孩》在中国

2023-07-14 来源:飞速影视

杨焄|《卖火柴的小女孩》在中国


安徒生“《卖火柴的女儿》是我有一次出国旅行,路上在格拉司丁堡停留了几天的时候写的”,回忆起那次兴之所至的创作经历,安徒生说道,“当时我接到福林克君一封信,要我照着他信内附来的三张画片之一,替他的历书里作一篇故事。我所挑的一张是一个女孩子拿着许多火柴的画片”(安徒生著、张友松译《安徒生童话的来源和系统——他自己的记载》,载《小说月报》第16卷第9号,1925年)。他绝不会料想到,这篇在行色匆遽中灵光乍现、挥笔立就,与一般童话判然有别的小故事,时隔约半个世纪之后,居然会在遥远的中国大受推崇,相继出现过数十种译本,并被选入各类教材和读本,由此还衍生出不少形式各异的文艺作品,吸引大批学者从不同角度探寻其魅力之所在;而与此同时,受到中西文化差异、社会环境迁变、意识形态递嬗等诸多因素的交互影响,其创作主旨又无端招致诸多或有意或无意的漠视、误读乃至斥责、批判。
一、首译的问世与风行
早年以文言翻译过《皇帝之新衣》(收入《域外小说集》,群益书社,1921年)的周作人,曾经慨叹这类作品“也还值得译成白话,教他尤其通行。可惜我没有这一大段工夫”(《域外小说集序》)。不过他还是抽出时间改用白话翻译了一篇《卖火柴的女儿》(载《新青年》第6卷第12号,1919年),并在当年风靡一时。西谛(郑振铎)在《安徒生的作品及关于安徒生的参考书籍》(载《小说月报》第16卷第8号,1925年)中对此给予过非常高的评价,认为先前由于时机尚未成熟,安徒生的作品并没有引起中国读者的充分重视,“到了‘五四’之后,我们的思想,经了大变化,《新青年》成了青年的指导者,于是周先生译登在《新青年》上的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女儿》才为大家所十分注意”,随后以此为契机,“安徒生便为我们所认识,所注意,安徒生的作品也陆续的有人译了”。
从中不难窥知周译《卖火柴的女儿》在安徒生童话汉译史上的特殊地位和深远影响。

杨焄|《卖火柴的小女孩》在中国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