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对章太炎学识的取舍(8)
2023-07-21 来源:飞速影视
佛家主张打破“阿赖耶识”,以求“庵摩那识”。因为“阿赖耶识”存在,人总有妄想苦恼,惟能打破生命之现象,那“不生不灭之心”才出现。庄子求常心,也是此理。他也以为常心是非寻常所能知道的。庄子“无我”的主张,也和佛法相同。庄子的“无我”、孔子的“毋我”、颜子的“克己复礼”也相同,即一己与万物同化,今人所谓融“小我”于“大我”之中。这种高深主张,孟、荀见不到此,原来孔子也只推许颜回是悟此道的。所以庄子面目是道家,也可说是儒家。[15]
我们由此联想起鲁迅论述孔子、庄子的思想,以及隐士、俗士之关系,逻辑几乎一致。他讨论嵇康的时候,说表面是非礼的人物,狂放不羁。但看他的家书,则发现又是特别的儒家。这个说明了古人的叙述策略以及表达的隐曲性。鲁迅论述古人,都不像同代学人那么简单。比如林语堂推崇小品文,夸赞唐宋文人的短文章是悠闲之作。鲁迅则从陆龟蒙诸人那里读出反抗的声音。在《古人并不纯厚》一文,谈及宋代的欧阳修,就说他并不被看作偏激的文人,“然而那《读李翱文》中却有云:‘呜呼,在位而不肯自忧,又禁它人使皆不得忧,可叹也夫!’也就悻悻得很”[16]。古人有许多假象,需多方考察方能判断是非。他在《查旧账》一文还例举晚唐的韦庄的前后思想的差异,提醒人们不要被流行的版本所欺,要全面考察作家的为文与为人。
《章太炎国学二种》,浙江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
书本的经验与现实的经验告诉他,表达必须限制,不然会落入思想的陷阱里。中国的读书人往往被纸面的文章所惑,一叶障目的时候居多。文章的表达,有书面之意,亦含有浅文本,身世、环境、喜好,都影响辞章的变化,不整体视之,总有问题的。章太炎深悟此理,但多在学术思考里。鲁迅不仅有学术思考的延续,也把章太炎的逻辑延伸到社会批评之中,我们看三十年代的杂文,对林林总总的现象的批评,都有辩证的因素,建立了一套自己的语境,逻辑上与章太炎述学文字多有接近,这是有意模仿还是无意巧合,的确值得一思。
当思维从儒教与理学的路径脱离开来,回到对于存在的原本形态的凝视的时候,便不会被本质主义所囿,进入一种“原始的追问中”。他们的写作,多少是含有这样的特点的。海德格尔思考存在与思的问题时,是这样描述这种追问的: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