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传人汤发周分享,中国文人山水画之中,孤隐的深层意识是啥(3)

2023-07-21 来源:飞速影视

魏晋文人放浪形骸的生活方式和清谈风气的形成,与当时道家追求自然而然的思想有关,也和当时战乱频仍,特别是门阀世族之间倾轧争夺的形势有关。知识分子一旦卷入门阀世族的斗争,就很难自保。魏晋以迄南北朝,因卷入政治风波而招致杀身之祸的名士就有何晏、嵇康、张华、潘岳、陆机、陆云、郭璞、谢灵运、鲍照等人。东汉以迄南北朝的发展情状来看,希冀隐逸不仅是当时流行的风尚,更在某种程度上积淀成士大夫和文人们的一般心理。当时的知识分子有一种逃避现实的心态,远离政治,避实就虚,探究玄理,乃至隐逸高蹈,在当时特殊环境下生成的“隐逸文化”,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一批名士遁迹山林,以隐士自居,形成了特殊的文化现象,赋予了魏晋文化特有的谈玄论道,隐居不仕与山水清游的色彩,而这种容许解放自我的时代氛围之下,造就了魏晋南北朝成为一个众声喧哗的时代,也是一个自言自语的时代,同时也是知识分子追求自我觉醒,面对混乱的人世与幽远的山林宇宙,而享受孤寂之美的时代。
身为贵族也是知识分子的文人雅好山水之游,魏晋时期的山林文学应运而生,文人一边歌咏山林田园生活,一边重视山水与修养的关系,是魏晋时期之普遍的风气。不仅身居高位的皇室贵族出入林园,主动地亲近自然山水,而且大批的文人也将热情投放到高山名川之中,纵情于山水之间,要在山水风光之中得到性灵的满足。昔日以劝诫作用的人物绘画表现,逐步为追求山林野趣,歌颂田园之美所取代,文人以山水为审美的对象,追求山水宇宙与个人灵性交流的经验与美感。
“隐逸文化”的另一个表现,就是出现了对隐居生活由衷赞美和吟咏的“隐逸文学”,陶渊明是其中的代表人物,在陶渊明《桃花源记》之中对现实有着深刻的批判。桃花源中居民的生活,与外界并无太大分别,一样是“往来耕作”“屋舍俨然”,所不同的是,桃花源居民能和睦相处,“怡然自乐”。桃花源中似乎没有村社一类的基层组织,又因与世隔绝,外界一切机构组织都无由对之施用权力,人们生活在自由自在的状态中。陶渊明的《饮酒诗二十首其五》更抒发了其个人与自然的交感的美好经验: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人和宇宙本原、自然界是一个物我观照的“对象”,中国文化以人的精神作为宇宙精神的一个有机部分,因为在中国人的内在世界是可以同宇宙自然相构通的。道家的老庄思想体现得最为清晰。老子说:“道法自然”,主张宇宙自然有其运作的法则与韵律,强调人应该崇尚自然,在自然之中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从根本上来说,人的精神包融于宇宙之中,人的精神就是一种宇宙精神的映照,道家主张:“我即自然,自然即是我”“我与天地合而为一”,庄子在《庄子·杂篇》之中提及:“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又在《庄子·让王》之中主张:“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吾何以天下为哉”。人的生命来源于宇宙,最终也必将回归于宇宙的体系之中,肇因于此,画家的生命精神是应该在与自然精神的交融中获得的。在魏晋时期,这种对于山水自然的热情,使得大批文人与艺术家将热情投放到大自然之中。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