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传人汤发周分享,中国文人山水画之中,孤隐的深层意识是啥(5)

2023-07-21 来源:飞速影视
除了儒家站在士人的立场所谓的“无道则隐”的观念,隐士所向往与追求的事实上也含融一种道家“自适”精神的极致,“隐”是一种孤寂的境界,一般世俗喜爱热闹喧嚣,喜爱呼朋引伴,隐士反其道而行,远离人群聚居之处,向往与悠游于孤寂的情境,所谓“琴静得古趣,心清闻妙香”,向往自然与安静,不论怡情养性或是求知深理,文人与隐士对于喧嚣的环境都不合适。孤寂在隐士的心目之中是一种怡然自得的享受,如庄子所说的:“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北宋诗人林和靖《孤山隐居书壁》诗:“山水未深猿鸟少,此生犹拟别移居,直达天竺溪流上,独树为桥小结庐。”唐代诗人贾岛《题隐者居》:“虽有柴门长不关,片云孤木伴身闲,犹嫌住久人知处,见拟移家更上山。”贾岛《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诗中所描述的情境,事实上就是一幅空灵的山水画作品。
四、文人阶级主导书画的审美品位
中国山水画的美学观念在唐代以后,因为科举制度的兴起,而逐渐与新兴的中国文人阶级靠拢,一方面象征着文人阶级在中国社会的崛起,另外一方面,也象征着绘画艺术的审美品位逐渐由文人阶级所主导。除此之外,从唐代以科举取士之后,中榜及第的名额有限,遭遇落榜或是官场失意的落拓文人逐渐增加,由于儒家思想的影响,如《论语》(泰伯第八):“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论语》之中“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主张,使得不论得意或是不得意的文人多以艺术作为抒发心境的手段,尤其与毛笔与书写有关的书画艺术,因此,在书画领域之中,文人的品位与审美观点逐渐渗入,偏好淡雅与简约,以及重视意境与个人感情抒发的趋势,从唐代到宋代文人阶级兴起的趋势之中逐渐明显。
所谓“出则仕,入则隐”。助帝王建立霸业后即功成身退、隐没江湖,如张良、范蠡等人。“出”是为了经世济民的理想,“入”是为了修身养性,寻求永恒。孔子曰:“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得时则仕,不得时则隐,此理之常,无足怪也。”孟子也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不论出仕或是隐居不仕,“隐”都被文人视为是一种终极的理想,抱持这种生命态度,使得许多知识分子在科举、官场失意或是退休之后,以追寻个体自我生命的完善为目标,独自寻求契合天道(自然的道理),在生活之中,安静养心,在嗜好上,则以书画自娱,在书画的表现上,自然而然显现出一种以个体体验生命,企求在自然山水的徜徉之中体悟天道的情境,而这种情境就是一种孤寂的情境,不仅仅是一种独善其身,孤芳自赏而不流于俗的高洁心境,更是一种“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高远境界,这也是构建出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绘画的最大差异点之所在。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