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五帝及三代之祖与泰山、蒙山的渊源(6)

2023-09-10 来源:飞速影视
在固城村东北4公里处有古蒙祠,为颛臾祀蒙山的主祭场所。《水经注》:“治水(即今浚水)东流,经蒙山下,有蒙祠。”唐天宝五年(746年)朝议大夫、琅琊太守李瑗曾在此立《蒙山祠记碑》。宋神宗封颛臾王为“灵显潜应侯”,宋徽宗加封为“英烈昭济惠民王”,列于《祀典》,并改灵显侯为颛臾王庙。明代官方废祠,但民间香火不断。
《通志·氏族略》:“颛臾氏,风姓,伏羲氏之后,鲁附庸国,主东蒙及济水之祀。”据《读史方舆纪要》,西汉时,在颛臾故城西南设南武阳县,属泰山郡,东汉及晋因之。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为颛臾县,属沂州;唐贞观初省入费县,1946年后入平邑县。
东夷人在西进中经“亢父之险”⑦东北端留下族众,发展为虞、夏时的有仍国,即春秋时的风姓任国。夏初帝相曾娶有仍国君之女后缗为妻,后来夏政为后羿、寒浞篡夺,后缗逃回娘家生少康,少康曾任有仍国的牧正。商汤灭夏后,改封有仍国为任国,故《路史》言:“仍,太昊后,即任也。”另两支为宿和须句:宿在今东平县大清河北岸的宿城,为周初分封诸国之一,公元前684年被宋人逼迫迁江苏宿迁,一部留原地归于齐;须句在今东平西北老湖镇须昌城,公元前639年曾一度被邾国所灭,19年后鲁文公出兵伐邾夺回须句,但未复国。故城因宋咸平三年(1000年)河决于此而圮于水,遂淤于东平湖底。再后,太昊龙族又挺进至今河南淮阳建都,将大汶口文化传播到京汉铁路以西至伏牛山一带的广袤中原,在此开始了大规模东夷与西戎仰韶文化的融合,为河南龙山文化的出现创造了前提。
在今河南濮阳西水坡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墓葬内,曾出土用三组蚌壳摆成的龙、虎图案。这是以太昊为首的龙族带着虎族西进中原的有力佐证。
原来的太昊氏族一直延续到春秋时,任、宿、须句仍在汶泗下游。还有太昊之后的风国,在泗水流域建都,曾一度成为东方文化的中心。其君主为风后,与黄帝同时期。黄帝在泰山会盟后,曾到风国向风后问“道”,且聘任为“三公”,共谋治国之方。故址在今泗水县西北中册乡丰(风)前庄、丰后庄和平邑中部的丰山、丰阳、凤凰村一带,附近还有风后岭。另外,其裔还有蒙、牟、包等族,均在平邑境:蒙族居于蒙山,蒙山由原始族名而名;牟族居武(牟)台、包族居保太(包台)。《楚辞·天问》:“桀伐岷山,何所得焉?”王逸注:“岷蒙音转,岷山即蒙山。”《国语·晋语》、《史记·外戚世家》、《吕氏春秋·慎大览》、《荀子·解蔽篇》等载,有施氏原为喜姓,桀伐蒙山,有施氏兵败,因进妹喜,受桀宠爱,故未见伐。商汤灭夏时,桀和妹喜南奔而亡。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