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蛮生长”和身份谜题:中国乐队的“本地化”之路(7)

2023-09-10 来源:飞速影视
“国摇”/“土摇”:我们自己跳舞吧?
两种思潮因为时代的进程而汇聚:一方面是国内乐队“本地化”进程的基本完成,对“本地化”不再采取特殊的、使命感般的态度——类似二手玫瑰、葬尸湖等“国风”的乐队已经不再是国内乐队的主流,国内乐队已经逐渐开始淡忘“民族化”,而将乐队文化作为一种为我所用的习以为常,来实现思想本质上的“本地化”;一方面则是大众主流传媒开始对国内的乐队进行超乎寻常的关注,试图从常年冷清的小众文化圈中挖掘出主流的商业消费价值。这就导致最近刚刚播出的《乐队的夏天》第二季中观众和“乐评人”的观点和反响都颇可玩味:坚持独立小众品味的“重塑雕像的权利”在节目中“我行我素”延续自己的英文演出,尽管因为圈内地位在“专业乐评人”环节受到追捧,但从节目播出后的大众反响来看,其“高级感”并未被普遍接受;朋克味道十分纯正,曾经摘得GBOB全球乐队大赛冠军的Rustic为了节目将自己的代表作《POISON BEAUTY》改编成为中文,但却遭遇了“观众一边批判其他乐队不够朋克,却将最有朋克味道的乐队淘汰出局”的尴尬——观众对于“本地化”已经形成了不容置疑的共同诉求和意识形态层次的压制。
实际上,随着《乐队的夏天》等一系列综艺节目对乐队文化的关注,已经有很多颇具流行价值、并非具备鲜明的民族特征,但却足够“本地化”的作品和乐队进入了大众视野,他们代表着一种全新的中国乐队形象——这些形象追根溯源,来自于乐队文化在中国数十年发展后,立足于中国文化土壤的独特积累。因《你要跳舞吗》等“迪斯科歌曲”出圈的新裤子乐队根本上代表的是一代人对20世纪八十年代思想文化启蒙时代的热情怀念;盘尼西林、Gala等乐队看似都是英伦摇滚的信徒,实际上传达的是当代城市青年的精神风貌;被捧上中国乐队至高神坛的“万能青年旅店”,其作品背后蕴含的是20世纪90年代国企改革大潮之下普通人命运变迁的深刻历史记忆:他们的音乐似乎都是舶来的,但在文本上都是绝对“中国”的。

“野蛮生长”和身份谜题:中国乐队的“本地化”之路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