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脉赓续③|余华:提笔,回家(4)

2023-10-27 来源:飞速影视

文脉赓续③|余华:提笔,回家


余华童年搬家去海盐前在杭州的家,后来才知道就是灵隐路11号别墅,其中的一个房间。
【用文字记录中国百年,这算是我的野心】
在当当上随便一搜“余华”,《活着》以67.4万 评价,100%的好评居于当当图书畅销榜总榜第4名,新著《文城》出版满1年,以29.4万 的评价,100%的好评居当当图书畅销榜总榜第44名。当然,这只是《活着》横空出世以来,其中一个版本在当当上的数据。
《活着》,是一种“活着”;多年以后,《文城》,是另一种“活着”。在中国,有一本现象级图书就是《活着》,是生于1960年的余华制造的,而余华自身,是另一种现象级的存在。
余华被称为中国作家中的“无冕之王”。那个冕,是指诺贝尔文学奖的那个冕,中国茅盾文学奖的那个冕,以及热爱文学的读者们心目中的那个“冕”。
生于1960年,成长于被人们不断言说、追怀的80年代,之后是辉煌的90年代,然后是丰盛庞杂的新千年。有一张让人印象深刻的余华的黑白照片,是摄影家肖全拍的,照片上的余华站在北京团结湖公交站,天上飘着雪花,落在身上,一个有点胡子拉碴,眼神犀利的文学青年在路上。这张照片摄于1993年,有一种“在路上”的特别的氛围感,让人想到那个时代飞扬、追寻中带着一丝不羁和浪漫的精气神,也因此让人浮想连翩。人,时时在路上,时时在出发。
他一直在路上。曾经扔下一名海盐牙医的行头装备,飞身投入上世纪1980年代的文学浪潮,成为中国先锋文学的五大干将之一,他一路飞奔,从南方奔向了北方,从故乡江南小城奔向了京城,从京城奔向世界各地。在新冠疫情之困前,余华一直是边走边读边写的人生状态,阅读与行走,音乐与足球,构成了写作之余的丰富生活。他走过了世界上的很多国家,有丰富多彩的文化之旅,去国外只为了看一场足球赛等等,这是一个作家的生活方式。我们在一些随笔集子中,看到了一个这样的余华。
从1980年代一直写到现在,并且正在写更多的作品,如今,他年已花甲,比之当年团结湖的不羁青年,显得温和、沧桑多了。或者因为平时“深居简出”也较少参加公共活动,作家余华至今对读者来说有一些神秘感和传奇性。去年,我们在贾樟柯的纪录片《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中看到了他,在那个纪录片里,余华在故乡海盐回首时光,仿佛在传递一个中年人的豁达:他嬉笑着,也自嘲着跟往事干杯,与岁月和解,侃侃回忆,这是怎样一种告别旧时代的表情。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