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流与逆流》:七十年代前的香港电影是怎样崛起的?(5)

2023-10-27 来源:飞速影视
比如《空中小姐》这部影片,尽管这部电影在中国台湾非常受欢迎,但始终没有得到国民党当局的褒奖。这是因为葛兰饰演的女主人公不听父母的安排,执意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这不符合传统伦理道德。
“邵氏”的前身是成立于上海的“天一”。邵氏兄弟是宁波人,“天一”以拍古装片见长,后来衍生出“邵氏父子”、“邵氏兄弟”等不同分支,一直延伸到现在的“TVB”。沙丹认为,从这家公司的历史中,大家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这些文化企业从中国内地开始,经过在香港等地区的发展,最终又回到中国内地。这是一种文化流转的方式。另外,“电懋”在停止拍片之后,他们将片场租给“嘉禾”。“嘉禾”后来又被“橙天娱乐”收购。这两家公司都体现了这样一个有趣的文化流转:从中国内地或东南亚起步发展,在香港达到辉煌,最终又回到内地。
功夫片、贺岁片、黑色电影:意识形态的构建与运作
《顺流与逆流:重写香港电影史》中的一篇文章探讨了1970年代功夫片中“训练”的意义,作者提到了功夫片与香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建构和运作的关系。刘家良导演的《少林三十六房》讲述了主人公要接受各种各样的训练,训练过程是非常单调和乏味的,但只有这样才能掌握功夫,完成复仇。类似这种电影非常能获得香港蓝领工人的认同。

《顺流与逆流》:七十年代前的香港电影是怎样崛起的?


《少林三十六房》剧照因为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香港经济的主导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大量工人在流水线上做重复的工作。刘家良还有一部很有趣的电影,即《少林搭棚大师》,主人公表面上是在练习搭棚子,但他其实在无意间已经习得真功夫。也就是说,学习功夫几乎是在无意识间完成的。当时的蓝领工人看到这样的影片,会觉得自己日复一日的单调工作其实是有意义的。这让人想到马克斯·韦伯的观点,即不断克制自己,以“禁欲主义”的态度对待工作和生活,相信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最终完成社会阶层的向上爬升。而群星式的贺岁电影在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就有过这样的尝试,它成为一种产业模式则是在50年代的香港,其中一部重要的影片就是《豪门夜宴》(1959),另一部很重要的影片是粤语片《人海万花筒》(1950)。这种模式在后来的香港电影中不断演化,才有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贺岁电影。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