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流与逆流》:七十年代前的香港电影是怎样崛起的?(6)
2023-10-27 来源:飞速影视
这中间的脉络是非常清楚的:从过去的群星模式,到后来的贺岁模式,一直到冯小刚的《甲方乙方》。内地到90年代中后期才有了这样的模式,而它在50年代初期的香港就已经有了雏形。
《甲方乙方》沙丹认为现在内地的很多模式都与香港电影有联系。比如香港的武侠片、功夫片与上海电影的渊源非常深。国民政府当局在20世纪20年代初期禁映神怪武侠片,因为这些影片荒诞不经,有碍现代民族国家的构建。但这类影片并未彻底消失,它辗转来到香港。50年代的黄飞鸿系列影片里面还能看到早年上海电影的影响,上海出身的王天林导演(王晶导演的父亲)还拍过粤语版的“黄飞鸿”影片。“新浪潮”崛起的时候,许鞍华、徐克等导演不约而同拍的都是警匪片、惊悚片,都多少带有一点黑色电影的元素。这些首执导筒的年轻导演希望用这种商业化、类型化的作品赢得市场。另外,像徐克等导演,之前处于边缘地位,他们心中的压抑和苦闷需要诉诸暴力、黑色的形式,如《第一类型危险》《地狱无门》等。一旦这些导演融入主流之后,风格马上为之一变,不再拍之前那种反思人性、批判社会的影片。
简单地说,某些暴力性的元素被“新浪潮”导演所吸收,助力他们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崛起。
讲座的最后,嘉宾们也回应了“香港电影已死”这种论断,苏涛表示,香港电影的衰落与香港经济的大环境有关,其中包括了很多具体的原因,比如电影院租金的上涨、盗版的出现,还有大明星片酬太高、制片成本居高不下等。香港电影衰落的背后有着整个香港社会的经济环境的原因,并不是由某种单一原因决定的。
香港电影在整个华语电影里的角色发生了变化。以前,香港是电影制作中心,但近年来香港不再是电影制作中心了,而是融资中心和创意中心。香港之前所培养出来的明星和技术人员,到今天仍然是华语电影创作的重要力量。香港电影业其实在寻找新的角色和新的定位。在可见的未来里,香港电影与内地电影的融合是大趋势。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