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最后的夜晚(18)
2023-12-21 来源:飞速影视
其实我之所以会产生动手翻译这篇小说的念头,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我对赵德明的译本实在不够满意。头一次阅读的时候,我就已经感觉很多句子结构比较凌乱,语气上也多有不妥当之处;而读了Chris Andrews的英译本之后,更是感觉赵的译本有很多细节上明显的疏漏或错误,乃至对整篇小说的文学表现力都造成了损害。英译本给我的直观感觉就是流畅、一致,从头到尾充满一种张力;我出于对这篇小说的喜爱,真的很希望能够在中文里复现出这种充满张力和表现力的阅读体验。如果照中国传统上对译文的评判标准“信、达、雅”来讲的话,我当时对“信”实在是有一种执着,觉得这永远都是三者里排在首位的;在我看来,一个译者最应当极力避免的事就是自己的译文有错漏或者偏离原意,而对通顺度(达)、文学性(雅)的追求相比之下都在其次了。
出于这个原因,我最初开始翻译这篇小说的时候,一直在追求让译文的句式和标点符号位置都尽量和原文一致(比如原文里如果是一个大长句,那在译文里也能不断句就不断句),并且大部分时候能直译就不意译。当时我觉得如果要保留原文流畅的节奏感,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译文里的句子长短和句式也大致遵循同样的节奏。可是我并没有意识到,中文这门语言的性质实在是和西语或英语有着太大的差异,而且我因为在美国读了很多年书,平时也很少读中文文学,对中文自身表达习惯的感知力(简而言之就是语感)已经有明显的欠缺;这就导致我的译文很多时候非常生硬和拗口。赵德明的译本尽管有种种不足,可是在这一点上却不可否认做得非常好:他大部分的表达都非常符合中文表达习惯,而且(至少在局部)读起来还是很流畅的。
因此,翻译到三分之一,我就把这个工程搁置了,觉得语感的问题很难靠其他方面的努力来填补。但是到了今年一月,我却又对自己的语感恢复了一点信心,觉得就算自己在这方面很难做到完美,但至少能提供一个细节相对完整且忠实于原文的译本。于是我花了很长一段时间大刀阔斧地修改自己原先译过的部分,把很多句子的表达方式都完全更改了;就是在这个过程中,我慢慢意识到英译中(或者西译中)这件事所应当遵从的一些原则——比如,中文的文学表达中,每个分句的长度和语法复杂度应当是存在一个大致的上限的;虽然这个上限很模糊,但它在语感里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译文中的任何一个分句如果长度和复杂度超过这个界限,就会不可避免地显得非常西化或者拗口。再比如,很多英文中的抽象名词,译成中文的时候灵活处理会好很多,比如用一个动词性的结构来替代,或者用一个意思相近的成语,而不是直接照搬原先的抽象名词。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