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山探海——我读《山海经》(11)
2023-12-21 来源:飞速影视
中次四经 人面兽身 箕尾山,熊耳山
中次五经 升山塚, 首山,历山,洛水
中次六经 (不明) 夸父山,河水
中次七经 人面三首 少室山,太室山(嵩山)
中次八经 鸟身人面 荊山,江水,
中次九经 马身龙首 岷山,江水(岷江)
中次十经 龙身人面 首阳山,騩山
中次十一经 彘身人面 荊山,汉水,澧水
中次十二经 鸟身龙首 洞庭山,澧沅潇湘之水
二十四山经中,鸟,龙,蛇为身为首者共有十处,其次为羊,马,彘,鹿各出现过几次。鸟,龙,蛇都通“風”,在《山海经》祭祀图腾神灵时期,迁徙范围最广与各地土著氏族联姻最多的也是風姓太皞华族。同时,这里还要指出,就是各《海经》,《大荒经》》的主要标志性地点列举出来,绝大多数仍在中华版图之内。说《山海经》地理延伸到了北美及世界各地,这是没有细读《山海经》的妄言。
八
氏族图腾的内涵尤为丰富,此文不能细谈。下面,结合这些图腾谈谈上古先民们的祭祀祠礼问题。
1,在所有祭祀祭品中,供奉的粮食名称有:
糈,稌,稻,稷米等。
糈,读音为"须",《辞源》:“糈,私吕切,祭神用的精米。”《山海经》中言祭祀祠礼时,几乎都要用到“糈”这个字,大多是当动词用,如“糈用稌米”(《南山经》),“糈用稷米”等。(《南次二经》)“糈”,从米从胥,为什么从胥呢?江浙太湖区域河姆渡遗址,良渚遗址,湖南成头山遗址出土文物里,都出土了六千年前的稻田和碳化的稻粒。这三处遗址,河姆渡出土了骨匕上的双飞太阳鸟图,太湖为《海内东经》的“吴西雷泽”,太湖中的东洞庭山古称胥母山即华胥老母山,西洞庭山古称包山即庖羲氏之山。(《辞源,洞庭》)出土文物,神化文献和古今地点三者互为印证,河母渡遗址就是上古太皞华胥氏聚居之地。良渚遗址距太湖不远,也出土了大量的玉器上的太阳鸟图形,《南次一经》《南次二经》里的图腾为“鸟身龙首”“龙身鸟首”,《南次二经》中又有“会稽之山”“漆吴山”标志性地名,今浙江会稽和《南次二经》里的会稽古今同名同地,据此,也可作出良渚遗址是上古太皞华胥族群居处之地的结论。
再说湖南成头山遗址,地处洞庭湖区域,“洞庭”之名,来自江浙太湖洞庭山不成问题,是太湖区域太皞华族沿长江向西迁徙留居在洞庭湖地域,名随族迁,把“洞庭”地名带到了这里。如今,洞庭湖边还有“华容”(华荣)“岳阳”(旧称荣家湾)地名。不用说,“华容”之华,来自于华胥氏之华,那么,“容”来自哪里呢?华就是花,荣也是花,往深里一想,原来“容”就是“荣”,“华容”就是“华荣”,故今岳阳古称荣家湾。但“华”与“荣”毕竞有区别,除了《说文》字义上的区别外,“华“与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