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哲思享|张一兵:激情式沉思:内居式的科学认识论——波兰尼《个人知识》解读(2)
2023-12-21 来源:飞速影视
伟大的科学家之所以能够有重大的科学发现和发明,最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心中都存在着一种无法言传的激情。波兰尼认为,这种不可言传的激情并不是科学家个人“心理上的副产品(psychological by-product)”,它是科学认知的重要基础,甚至就是“科学的一部分”。
为什么这样说呢?首先,在波兰尼看来,正是这种不可言传的智力激情使科学家能够持之以恒,年复一年地进行辛勤的科学追踪探索。并且,也正是这种科学家群体普遍和共同拥有的智力激情,支撑着他们相互之间的共同信念和相互认可(“科学共和国”和“科学公断”)。有时,我也在想,是什么力量使一批又一批的青年学者加入我们的学术团队,在今天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世界里,过着清贫的生活,却能长期坚守人文科学基础研究的阵地,应该说,正是波兰尼所说的这种不可言传的“激情智力”无形中支撑着他们。在波兰尼看来,科学不是一个人之外的客观构架,科学活动之所以能够发生并持续,恰恰就是由一群心中怀着相近激情的科学家在相互认同中建构起来的理论解释框架。其实,我个人认为,这只是波兰尼自己带有明显主观色彩的推断,因为大部分科学家倒都是认同客观真理化身这样一个他性情境。
他们很少会意识到波兰尼所指证的这种科学本质。波兰尼说,对于每一个具体的科学家来讲,事实上,每个人所掌握的只不过是“科学知识中的一个微小的部分”,然而,无论他对这部分知识掌握得有多好,都不足以能够“直接评判科学的有效性和价值”。对于余下的那一部分不足,“他就得依靠自己的间接接受的、对被认可为科学家共同体的权威之见解(authority of acommunity of people accredited as scientists)。但是,这种认可却又有赖于一种复杂的组织(complex organization)”。这个科学家共同体,被他指认为“科学共和国”。可是,这个科学家共同体并非一种真正有形的组织机构,它的存在是无形的,它依存于这个群体中拥有相近科学激情的每个成员之间的相互认同关系。从认识论更大的构式平台上看,这相当于广松涉所说的科学研究活动中生成的交互主体结构。
这种关系形成了一个个链环(relations form chains),把这种互相承认(mutual recognitions)间接地传遍了整个共同体,每一个成员就这样直接或间接地得到全体的承认(directly or indirectly accredited by all)。这种体系延伸到过去。它的成员们把同一群人认作自己的师傅(masters),并且从这种忠诚中得到一种共同的传统(common tradition)。对于这一传统,每个成员都有其特定的立场。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