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哲思享|张一兵:激情式沉思:内居式的科学认识论——波兰尼《个人知识》解读(5)
2023-12-21 来源:飞速影视
因为满怀热情的思维这一伟大的言述大厦(great articulate edice of passionate thought)是被热情的力量建立起来的,而它的建立又给这些热情提供了创造的空间,它持久的结构(lasting fabric)将继续培育和满足着这些热情。在这一文化中长大的少男少女们接受了这一大厦,把自己的心灵倾注于它的结构之中。所以,他们有了它教他们用以感觉的感情。他们又把这些感情传给他们的后代,靠着这些后代相应的热情,这一大厦得以继续存在。
甚至,这会是一种全新的知识观。在学校的科学教学中,所有科学知识都不应该是教科书上死去的概念体系,科学知识的本质是活着的“满怀热情的思维”,从原始构序层面上看,它无一例外都是由科学家的热情力量建构起来的,也将为年轻一代学者新的科学热情提供创造性前景。这应该有两个构境层。第一,波兰尼说,在教学中,我们教师的授课“受到聆听是因为它是一个使人不得不肃然起敬(commands respect)的声音”。如果我们自己不把真实的感情注入讲授中去,它就不可能让人肃然起敬。这是完全正确的。虽然波兰尼讲的是科学知识教学,但作为一名哲学老师,我也在自己的教学中深深体知到这一点,你在每一堂课里所讲的东西,如果不是你倾注心血和充满热爱的观点,是不会真正地打动学生的。这也使我把每次上课都当作如履薄冰的朝圣事件来对待,从不会掉以轻心。
第二,孩子们受教育和学习的过程,绝非死去的知识概念传递的过程,而是教师要将自己的心灵倾注于一个个充满激情的思维活体中。正是这个充满激情的言述大厦通过老师的热情给予学生们感觉世界的真实感情,他们再将其传递给自己的子孙,这种感情的传递才使得科学知识大厦生成持续性的构架。这当然是一种理想化的教育教学理念,因为它从本质上拒斥了工具性的教学观念。可是,当波兰尼脱离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来讨论教育时,这种美丽的预设必然会是苍白的。在我自己所经历的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的大学教育进程中,恢复高考之后的20世纪70年代后期,南京大学文科考生的最高分一般都是选择文史哲专业。而1992年之后,当整个国家整体转向市场经济建设,工具性和效用性成为家长和学生面对专业选择的唯一参照,文科考生的最高分一定是首选商科、法学和其他技能性强的专业。
在整个这个时期中,从高中开始,最好的学生大都进入理工科学习,这是一个社会现实选择的结果。当整个社会都进入效用优先的存在状态时,教育和教学被外部市场所功利化,老师要在课堂上坚守自己的非功利性的热情,实属不易。当然,随着社会物质财富的不断丰满和人们对精神生活需求的增长,这种状态在中国也最终会得到改变。我相信,波兰尼所憧憬的充满激情和热爱的教育教学观念一定会重新占据社会的主流。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