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幼敏|鸦片战争时期的“汉语三剑客”(4)

2023-12-21 来源:飞速影视
此外,罗伯聃为广州出版的中英文报刊撰写了大量文章,还在1838年被增选为“在华实用知识传播会”的英文秘书。难能可贵的是,在大部分外商受郭士立观点的影响,认为“夷”字是用来蔑称西洋人的氛围下,罗伯聃于1837年用“Sloth”的笔名在英文刊物《广州杂录》上发表文章,引用《孟子》的话,认为“夷人”并不具有贬义,客观上起到了为中国辩护的作用。
马儒翰(John Robert Morrison,1814-1843),出生于澳门,是著名英国来华传教士马礼逊的次子,因其兄夭亡,一般人以为他是马礼逊的长子。出生次年由其母带回英国,至1820年重返澳门。翌年其母去世,被送回英国上学。1824年马礼逊回国休假两年,假期结束时携其重返澳门。
马礼逊希望儿子在中国研究方面有所作为,因此在返航途中即督导马儒翰学习中文。抵达澳门后不久,马儒翰就被父亲送往马六甲英华书院深造。经过三年多学习,马儒翰于1830年应邀到广州担任英国散商的共同中文翻译,时年16岁。1832年至1833年为美国出使暹罗使团做临时翻译期间,马儒翰根据自己的商业工作经验,编纂了《英华行名录》和《中国贸易指南》,于1832年与1834年先后出版。前者利用中国历书形式,向外国人介绍中国节气、风俗,同时穿插西方年节、风俗、贸易等知识,向中国人介绍西方商业文化;后者收录了在华贸易的种种细节,对在华外商非常有用,当时《中国丛报》曾给以高度评价:“关于外国对华贸易,我们毫不迟疑地肯定,没有任何一本相同页数的书籍能像这本作品一样,囊括如此之多的实用信息……而这些信息对于现今来华从事贸易的商人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马礼逊服务于东印度公司时,在其思想意识里,公司的翻译只是兼职。马儒翰不作如是想,他首先视自己为英国公民,将祖国利益置于第一,其兴趣和志向首先也是在政治方面。他并非传教士,不以此为职业,在其父于1834年去世后,他继任英国驻华商务监督的中文秘书兼翻译,正式进入政界,地位相当于副领事,时年仅20岁。
1835年至1839年,中英交涉渐趋繁剧,这一阶段的英方文件大多由马儒翰翻译。他经手的相关公文有几百件,与中国各级官员见面接触的机会大大增加,从中积累了日后与中国政府打交道的必不可少的经验,其汉语也更臻熟练。这一时期,马儒翰对其父的《华英词典》作了研究,建议抛弃其父的汉字注音系统,并在《中国丛报》上提出了他的注音方案大纲。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