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玉波:《庶民之声:近现代民歌与社会文化嬗递》(22)

2023-12-21 来源:飞速影视

周玉波:《庶民之声:近现代民歌与社会文化嬗递》


清肆雅堂刊本《诗经》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近现代民歌中的情歌,在延续前代情歌热烈、奔放、秾艳等特点的同时,因受乱世的影响而普遍地弥漫着感伤的情绪,如众多青楼题材情歌的浪漫主义,实际上已经沦为叹怨式的末世浪漫主义,其源头,则仍然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诗经·周南·关雎》)与“山无陵 , 江水为竭 , 冬雷震震 , 夏雨雪 , 天地合 ,乃敢与君绝”(汉乐府《上邪》),从对爱情的甜蜜向往变为酸涩诅咒,同样是拜风雨飘摇、民不聊生的时代所赐。
不独如此,近现代民歌的诸多形制,同样可在《诗经》中寻得雏形,如《郑风·溱洧》云:“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蕳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近现代民歌中《对口满江红》等的男女对唱模式,即可视作“女曰观乎,士曰既且”在数千年后的遗存。
其二,近现代民歌扩大了文学的疆域,延伸了文学的功能,客观上对文人文学起到了“补位”的作用。
最显著的案例,是抗战爆发,形势危艰,文人文学本应响应“文章下乡”“文章入伍”的号召,担起全民动员的重任,可惜事实并非如此,论者云新文艺从诞生以来,一直没有解决好同人民大众的接近问题,为了适应抗战的需要,创造力求接近于民众的文艺,仍然不得不借助于旧的文艺形式,当时几乎所有的旧形式都被采用来表现抗战的内容,不论是旧剧、皮黄、各种地方戏曲,或者是大鼓、快板、小调、评书、演义,甚至山歌、小曲、金钱板、数来宝等,均装上新内容,用来宣传抗日和动员民众。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