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逐、苦难与地表想象:《流浪地球》的三重生命(5)
2024-01-13 来源:飞速影视
不理解漫长而令人绝望的苦难感,就不能理解《流浪地球》从头到尾的叙事主线:牺牲。
从电影的一开始,人们就在牺牲。当决定谁有资格进入地下城的时候,刘启的妈妈、宇宙空间站中校刘培强的太太、“姥爷”韩子昂的爱女,就因为癌症晚期被牺牲了,它造成了刘启与父亲之间难以弥合,直到父亲在太空之中化为灰烬那一刻才最终消弭的情感裂痕。与她同时牺牲的,还有“拯救35亿地球人”这句悲凉的台词背后透露的,已经被牺牲掉的另外35亿地球人。在地球被木星的引力吸走大气层,空间站决定“推开木星”,刘启、韩朵朵和韩子昂被救援队“征召”,开赴上海和杭州拯救“地下城”的途中,“姥爷”韩子昂牺牲了。当他们从上海赶往杭州的路上,整个杭州地下城的居民随着地下城的被摧毁牺牲了,其中就有救援队上尉王磊的老婆和孩子。当他们继续开往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地下城救援的途中,上尉王磊为了救同行的韩朵朵被砸在水泥板下面牺牲了,死前给团队下达了“活下去”的命令。
在协助点燃火石推走木星的过程中,队伍中情绪最不稳定的老何牺牲了。在宇宙空间站,当发现机器人Moss忠实地执行联邦政府的指令,切断了一切救援地球的资源之后,刘培强和他的俄罗斯buddy“伏特加”决定独立完成救援任务,头盔破裂的“伏特加”利用反冲力将刘培强甩回了控制室,自己带着“回贝加尔湖钓鲑鱼”的回忆在太空中牺牲了。在冲击木星的最后关头,地面上的火石推力只差最后5000米无法将木星推走的时候,刘培强决定用空间站的燃料助推木星,自己化成了宇宙中的尘埃……在任何一部当代好莱坞科幻电影中,你都从来没见过这么大规模的惨烈牺牲和死亡。
《流浪地球》里,被冰封摧毁的上海它招致了“渲染集体主义”和“漠视生命个体”的批评,这也是一种很“现代性”的批评。毕竟自1960年代的进步主义运动以来,权利的平等和个人的自由已经成了这个世界上大多数地方的人们追求的最高价值,当代的好莱坞电影工业更是推崇这种价值。这当然是一种非常好的价值,毕竟现代战争都已经将“精准打击”和避免大规模甚至消灭平民伤亡作为了目标。但毕竟无论是我们的现实世界,还是好莱坞电影工业,都还没有解释这样的一个场景:当人类的冲突不再是自身的种族、文明、国家和宗教的冲突,当外部世界导致人类整体命运受到威胁的时候,有没有一种能够避免人类的生存环境和文明不发生任何倒退,能够最大限度避免苦难,能够保障每一个人生存权和发展权的解决方案。至少,哪怕是在好莱坞的电影工业里,我们也尚未看到有一部科幻电影,能拍出将70亿地球人成功地移民到系外行星,“一个都不能少”,并且延续且发展了人类文明电影的场景。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