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这种心理断舍离,不给人生设限,你也可以创造更多人生可能性(4)

2024-01-13 来源:飞速影视
此外,不利的方面,易被人忽略。
受害者模式的不利方面
1.被动攻击。
不同于主动攻击的打骂、虐待,受害者心理是严重的被动攻击。
因为,他们采取的是以退为进,以守为攻的套路,属于隐性攻击,不易被人发现和觉察。
通常的被动攻击行为,表现为拖延,习惯性迟到等。即不正面表达自己的需求,以不配合或拆台方式,表示自己的不满或愤怒。
如孩子写作业拖沓,做事磨蹭。无法和父母正面抗衡,只能采取迂回战术,用这些行为说话,表达自己的诉求。
有受害者心理的人,通过扮惨,呈现自己的强烈情感需求,以此攻击别人。如果“你不同情我,不对我好,就是大逆不道”。
因此,被他们攻击的人,有苦难言。因为人家已经那么艰难,不忍心再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只能吃哑巴亏,隐忍是普遍的选择。其实,这样的应对方式,反而强化了他们的受害者心理。
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不利因素—
2.限制自身能量的发挥。

将这种心理断舍离,不给人生设限,你也可以创造更多人生可能性


如果人一直陷入“受害者情结”,会形成绝对化思维,对他人要求“必须”、“应该”。将矛头指向他人、外界,限制了自身发展。
内在能量被禁锢,成为死水一潭,心理动力无法释放和流动。在心里筑了一座牢,是思维固化,不易突破,形成自己的特有“套路”。
因此,他们为自己蒙上一层悲情色彩,却不自知。
看不到自身短板,因为时间和精力,用在对付他人身上,自顾不暇。
当看到他们的心理地图,是否能理解他们的行为?如果追溯这种心理模式的形成原因,才能全面、客观认识他们。
受害者模式的形成原因
1. 家庭教养方式。
一位女孩父亲长年在外地工作,与母亲相依为命,对她的话言听计从。
同学常因父亲缘故嘲笑,甚至欺负她,她忍不住向母亲哭诉,却换来一顿责骂:“为什么人家不找别人,专找你,肯定是你做得不好,你得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