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为何令人疲惫,以及我们该怎样应对它(10)

2024-01-13 来源:飞速影视
尹陈芳:我们都住在浦东。这期间,我弟弟家,我儿子、母亲以及我自己所在的小区,也先后因有阳性确诊而实施封控。我儿子昨天中午也被拉去了方舱。
现在我觉得很茫然,一切都是不确定的。最可怕的就是未知。
我们还可以有一个理念
叫和 “疫情时期” 共存
空空(化名),心理咨询师、中国心理学会 / 中科院心理所安心行动心理援助专业志愿者。(支付宝打开心理援助频道即可免费预约安心热线。)
《晚点》:同样是重大公共事件,疫情跟空难、地震相比,给人带来的心理创伤有什么不同?
空空:无论什么灾难,对直接遇难者家属造成的心理创伤都是巨大的,也有共性,但要具体个案具体对待,毕竟当事人的观念、困难、资源各不相同。
对于疫情时期的普通人,请记得这句话:“我的反应是正常人在非正常状态下产生的正常反应。” 这种 “正常化” 的思维能帮你卸下很多思想包袱。
如今疫情的波及范围非常大,影响是长期持续的,可以有 “共存” 的理念——跟 “疫情时期” 共存。我有一个策略,叫 “一低一高”。“低” 是要把预期降低,先不要想着人生巅峰了,活着就很棒。“高” 是提高自己获得幸福的能力,比如专注当下,做好手边的事,学会和家人融洽相处,都能获得幸福体验。
《晚点》:年纪大一点的人,对心理健康可能没有认知基础,怎么帮助他们?
空空:疫情条件下,很多中老年人会出现替代性创伤——因为看到太多的伤痛,自己也会感同身受。我的建议是,除了少看社交群里来路不明的消息之外,还特别要注意短视频。毕竟它是算法推荐,总是关注疫情情况,点赞、关注、评论、完整播放,它就会越来越密集推送给你,越看越多,越多越看,时间一长,就容易觉得你被病毒包围了。
另外就是把注意力分配到一些自己觉得有乐趣的事上。老年人可以唱唱歌,网上下棋,侍弄花草,养小宠物,跟儿女多打电话聊聊,喜欢阅读的可以每天写个小感悟。自己列一个日程表,每天以做这些自己开心的事为主。子女也可以给老人准备一个心理援助的渠道,让他知道心里不舒服的时候,可以找个专业的心理老师 “聊天”。
《晚点》:您帮助来访者的方法,有哪些可以教给普通人?
空空:我讲两个案子。(以下案例分享已获得参与者本人同意)
第一个是位大姐,2020 年初她在武汉打工,全家人都阳性了,由于检测和救治比较及时,陆续都转阴出院了。只有她自己总是 “阴阳不定” 没出院,导致她很恐慌,出现了失眠、心慌、胸闷,导致各种身心状态不好。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