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丨三个“史密斯先生”与18世纪英帝国的全球扩张

2024-06-16 来源:飞速影视
大英帝国自16世纪以来的海外扩张和殖民贸易,历来都是帝国史、殖民史和经济史研究的焦点。近年来,西方史学界更是将研究视野扩展至亚洲,通过探究大英帝国在印度、东南亚和中国的跨文化贸易、人口流动、技术转移和宗教传播等议题,试图构建起一套超越民族国家界限和西方中心主义的全球史叙事。与此同时,中国史研究者也将目光投向清代中国与世界,透过对陆疆和海疆的历史考察,重新审视传统意义上的宗藩关系与朝贡贸易体制。然而,鸦片战争前的中英关系史,特别是对马戛尔尼使团访华之前的中英交际与冲突的研究还比较有限。韩洁西(Jessica Hanser)的《史密斯先生到中国:三个苏格兰人与不列颠全球帝国的崛起》(以下简称《史密斯先生到中国》)从微观全球史的研究方法入手,深入挖掘了18世纪的三个英国商人在亚洲(中国和印度)的商业活动,从商业贸易和金融网络的角度重新解读了盛清中国与英帝国的经济与政治关系。
该书通过微观史叙事,成功地将大英帝国全球版图的扩张同清代的“广州体制”勾连起来,既展示了18世纪帝国扩张和贸易网络的内部运作,亦揭示了跨越英、印、中的金融信贷体系对清代广州贸易体制的威胁和冲击,从而为马戛尔尼访华乃至中英鸦片战争的起源提出了新的解读。

我读丨三个“史密斯先生”与18世纪英帝国的全球扩张


本书的作者韩洁西是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历史系的助理教授,她的研究主要关注16-19世纪大英帝国在印度洋和中国南海的全球贸易和殖民活动。本书是在其耶鲁大学的历史学博士论文基础上修改完成的。对于西方读者而言,该书的标题“史密斯先生到中国”令人眼前一亮,因为它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一部在西方家喻户晓的电影名作《史密斯先生到华盛顿》。不过,本书中的“史密斯先生”并不是一个人,而是三个同名同姓的英国商人,他们都叫“乔治·史密斯”。18世纪下半叶,他们皆频繁地往来于印度和中国,其行商轨迹也被记录在诸多档案史料之中,包括中国史研究者所熟知的格林堡《鸦片战争前中国通商史》、马士《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编年史》等,甚至还出现在清代军机处的档案中。韩洁西注意到,由于“乔治·史密斯”这个名字在18世纪的英国实在太过常见,后世的历史学家很容易将三个人混为一谈。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