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如何变成了人们心灵的特殊归宿?(6)
2024-06-16 来源:飞速影视
在英国,自19世纪开始,制造商将裁剪整幅织物后剩下的碎布打包,作为拼布被的原料出售。当然,也可以利用废布料和旧衣物,或是新旧面料的组合来缝制普通的被子,但是,直到出现了纺织工业,人们有了大量的布料,拼布被才普及开来。
到了19世纪,日益便宜的纺织品意味着更多人有能力装饰窗户了。威廉·本茨(William Bendz)的《吸烟派对》(A Smoking Party,1828)展示一群年轻人在一个房间里,窗户上方的巨大布幔似乎没有任何实用功能至于说集体制作拼布被的活动(参与者被形象地称作“拼布工蜂”),即使不完全是神话,也是一种过度精心的诠释。制作拼布被的工作量很大,首先要将布剪裁成小块,拼接缝制起来,然后加上内衬,以及准备棉花胎——这些步骤均在家里独自进行,或是由几个家庭分工操作。只有到了最后的绗缝阶段才是集体参与、共同完成的。巨大的绗缝架撑开后占据主室的大部分空间,平常一般存放在户外的库房里,由几个家庭或社区共享。“拼布工蜂”齐上阵的目的是尽快地完成绗缝任务,从而可将框架放回原处,恢复主室的正常生活。有些当代绘画显示人们用绳子将绗缝架提升到顶棚的高度,这很可能不是一个永久的存放位置,而是为了减少对家庭生活的影响,在拼布被未完成期间采取的临时措施。
集体绗缝活动常常为参与者提供餐点,有点开“派对”的意味,而且对于那些生活在人烟稀少地区的人来说,任何一种聚会都带有节日的气氛。不过,社交并不是激发集体绗缝活动的因素。有文章描述这种活动还伴有音乐和舞蹈,那往往是虚构的。住房总共只有一两个房间,绗缝架几乎占据了一间,人们在哪里跳舞呢?
这些传说都属于民族起源的神话范畴。英国也有类似的神话:固定不变的乡村人口终生居住在同一个村庄,邻里关系和恩怨世代传承。现实情况并不是如此。举一个有代表性的例子,在诺丁汉郡(Nottinghamshire),一个建于17世纪的村子里超过60%的人口是在近12年内迁入的。上层阶级的流动性同样很大,大量的宅邸频繁转卖易主,诺丁汉郡的一个乡村庄园在十年之内换了三位主人。仆人的流动也十分频繁,不像人们心爱的历史小说和电视剧里描写的家臣那样忠诚不二。在同一个村子里,来自当地的26个仆人中,十年之后只剩下一人仍在那里工作,其间她也换了好几位雇主。雇用仆人的家庭中有一半每年都要换一个新仆人。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