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造舟”到“编舟”,《敦煌文献语言大词典》出版背后的故事(5)
2024-06-16 来源:飞速影视
释义斟酌推敲。释义是词语的灵魂,条目释义要求准确简明概括。一个条目的考释可以写几千甚至上万字的一篇论文,但到了词典中,则需要浓缩成一个简短的词条。同样,本词典每个条目的释义尽管只有几个字几十个字,但背后其实蕴含着作者大量例证的比对和充分论证的支持。前人已有考释的条目需要斟酌释义是否合适,不能直接拿来就用;大量新条目的释义或条目的新义项更是需要作者对搜集的用例反复推敲比较,在此基础上才能提取和归纳。所谓词典一分钟,作者一年功,真实道出了词条释义的不易。如“崩背”条,《汉语大词典》释为“指帝王之死”,本词典则根据敦煌文献的实际用法,指出该词本指帝王之死,也泛称尊者之死。
按语回答“为什么”。一般普及型词典通常只回答“是什么”,但本词典定位于学术词典,凡例中明确提出了“明其得义之由”“穷其渊源流变”的高标准,也就是说,不光要回答“是什么”,还要回答“为什么”,让读者既明其然,又明其所以然。敦煌文献内容无所不包,要做到这一点难度非常大,需要反复斟酌确定。比如“敦煌”这个地名,规范的写法是“敦煌”还是“燉煌”?以前众说纷纭。作者在按语中阐明了这个地名用字产生演变的过程:从汉武帝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立郡至北凉承平十三年(455)的简牍、石刻、写本中,一律都写作“敦煌”;北魏中期至宋初的石刻、写本中大多写作“燉煌”,少数作“敦煌”;唐代有“燉煌郡之印”,用的是从火的“燉”,可见这种写法当时已约定俗成,并被官方所认可。作者指出“燉”其实是“敦”受“煌”影响而类化的增旁俗字,“敦煌”为较早的写法;
有人说“燉”为正体,“敦”是其俗写假借,显然是不正确的。又如今天的“葡萄”一词,在敦煌文献中有“蒲萄”“蒲陶”“蒲菊”“蒲桃”“蒲銚”“蒱桃”“莆桃”“浦逃”“浮桃”等多种写法,相关条目的按语从可靠的碑刻和写本文献分析,指出这个词为古大宛语,因为译音用字不同和手写俗讹,所以有多种形式,南北朝时期较早写作“蒲陶”,稍后作“蒲桃”,隋唐以后才开始写作“蒲萄”,宋以后才作“葡萄”,清楚说明了这个词从“蒲陶→蒲桃→蒲萄→葡萄”演变的过程。
编排方式创新。敦煌文献字多俗写,一字异形或一词异形的情况特别丰富,同音别字也触目皆是,识读不易。本词典以字统词,把相关的异体字、假借字、异形词附列在某一主条之下,把不同形的字、词串在一起,形成了异体字、通假字、异形词三种群。如“胭脂”是一种用于化妆和国画的红色颜料,因胭脂的主要原料红蓝花匈奴语译音用字不同,本词典所收的异形词有“烟脂”“烟支”“因支”“燕支”“焉支”等10个,副条与主条的关系一目了然。但每个群的创立是建立在对敦煌文献语言整体全面把握的基础之上的,这就意味着预先对词条大量的整理与比较认同的工作,大大增加了编写的难度和工作量。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