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间阅读|在日常与超越之间:扎加耶夫斯基的诗

2024-06-16 来源:飞速影视
原创 胡泳 经济观察网 收录于合集 #午间阅读❤ 389个
诗歌在文化中的崇高地位在某种意义上是波兰所特有的,这既由历史因素塑造,也是由某些转瞬即逝的却可以清楚观察到的公众偏好造成的。甚至还有一个不完全脱离现实的笑话说,法国和波兰文学最明显的区别是,法国每年出版300部小说和30部诗集,而在波兰,这些数字是相反的。
作者 | 胡泳
图源 | 图虫创意
“试着赞美这个残缺的世界”
在生前最后一部文集《重点所在》(Where the Stress Falls,2011)中,苏珊·桑塔格(Susan Sontag)谈到波兰诗人亚当·扎加耶夫斯基(Adam Zagajewski)时,修改了中国古老的咒语“生不逢时”,指出对于作家而言,更令人扼腕的是“生不择地”。接着她引用了诗人切斯瓦夫·米沃什(Czeslaw Milosz)的一句辣评:“来自陌生的地区是一种特权,在那儿人们很难逃避历史”——想想这两位写作者的出身,波兰无疑便是这样的写照。
至少200年来,诗歌在波兰文学中占据了特殊的地位。当一个国家基本的生存权不断受到威胁,在历史上那些最戏剧性的时刻,波兰人在诗歌中寻求救赎和慰藉。诗人在波兰受到特别的对待,但也被要求“认真”写作。甚至可以说,即使波兰诗人觉得要开玩笑,读者也希望他们能对一些被认为是重要的东西(比如公民、社会、哲学和存在主义的话题)开玩笑。波兰人尊重他们的散文作家,但爱他们的诗人,并期望从诗人那里获取不平庸的讯息。
诗歌在文化中的崇高地位在某种意义上是波兰所特有的,这既由历史因素塑造,也是由某些转瞬即逝的却可以清楚观察到的公众偏好造成的。甚至还有一个不完全脱离现实的笑话说,法国和波兰文学最明显的区别是,法国每年出版300部小说和30部诗集,而在波兰,这些数字是相反的。
对于波兰诗人来说,这些公众的尊重既是一种荣耀,也是一种负担。他们外向的目光赋予了他们的作品一种厚重感,这种厚重感似乎是一种被祝福的不合时宜的东西,这也部分解释了为什么在过去的三十年里,诺贝尔文学奖眷顾了两位波兰诗人,即切斯瓦夫·米洛什和维 斯 拉 瓦·辛 波 斯 卡(Wislawa Szymborska),而兹比格涅夫·赫贝特(Zbigniew Herbert)、塔德乌什·鲁热维奇和扎加耶夫斯基也在世界诗歌的前列。波兰出版商耶日·伊尔格(JerzyIllg)说得中肯:“亚当的诗歌被认真对待令人欣慰,但这种认可是有代价的。定期处理波兰历史上复杂的悲剧是一项繁重的任务。如果伟大的事件在你身边发生,你清晰的感知力就会在喧嚣中消失。”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