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晓曦:见到陈传兴后,我立刻推翻了《岸萤》设计初稿(6)

2024-06-17 来源:飞速影视
李振华 摄我在书的第一页和最后一页,分别放了陈老师《萤与日》展览现场那两张非常重要的图片,一张牧羊人,一张机场阿拉伯人,作为开始和结束,也是在呼应艺术家本人对于这两张图片的理解。

孙晓曦:见到陈传兴后,我立刻推翻了《岸萤》设计初稿


《机场阿拉伯人》(1976 — 1980) 陈传兴 摄03 | 强烈又含蓄,作者与书浑然一体
大方:《岸萤》的作者陈老师本身是一个非常传奇的人,既是学者也是摄影师,既是导演也是诗人。他作为一位留法的作家,深受法国文化思想的熏陶,他同时又对中国传统文化非常熟悉,甚至对中国哲学有所涉猎。面对这样非常有个性的作者,作为设计师,您觉得应该如何呈现这种个性,同时又要避免让读者觉得自己的设计过于喧宾夺主?
孙晓曦:其实这个问题也挺重要的。就是说设计是不是真正能够跟这个书的内容结合在一起,而不会让人觉得(跟内容)没什么关联,只是为了设计而设计。有很多这样的书,为了装帧而装帧,也许这个装帧可以做得很好、很漂亮,或者说工艺很精美,但不一定和它的内容有很强的对应,我觉得这是有一定问题的。
陈老师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是我很感兴趣的地方,就像《岸萤》这本书一开始写的“譬如萤与日,于光微有似”,还有书名里的“萤”字。因为“萤”大家都能理解,有萤火虫那种感觉,其实就是暗夜里边星星点点的,你好像看得清,但又转瞬即逝的光。
后来我发现陈老师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他在西方学到、感受到的东西其实没有什么差异,或者说是可以衔接在一起的。这就是为什么这两大源头都可以指导我来设计这本书,因为它们并不矛盾。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我通过一些特殊的工艺来处理某些图片。文本里边图片负和正的关系,其实本身就是一个哲学关系,负像和正像,除了是照片本身被反转了以外,我认为它在整个图像的意义上来说,也是被反转的。至于这里边更深层次的含义,我是希望读者结合陈老师的文字自己去思考和发现。

孙晓曦:见到陈传兴后,我立刻推翻了《岸萤》设计初稿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