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幻翻译的开端:凡尔纳与《八十日环游记》(6)

2024-09-26 来源:飞速影视

中国科幻翻译的开端:凡尔纳与《八十日环游记》


《八十天环游地球》法文1873年版书内插图,Neuville et L. Benett绘。其实当时引进中国的科幻作家并不只凡尔纳一人,包括英国与凡尔纳齐名的赫伯特·乔治·威尔斯、日本的押川春浪等,但凡尔纳无疑是被翻译得最多的科幻作家,甚至他的小说在当时的畅销书榜都占有一席之地,据统计,从1896年到1916年,凡尔纳小说的翻译数量高居第三,仅次于柯南·道尔和亨利·莱德·哈格德。既然中国人对凡尔纳如此热爱,那这些小说是否真的像知识分子预期的那样,发挥了应有的科教功能?译者希望广大读者能从小说中得到启蒙,可矛盾的是,他们在翻译的时候,往往会故意删去凡尔纳作品中有关技术应用的具体描述,删去真正“硬核”的科学知识:这当然跟译者水平不足有关,没有学习过自然科学知识,肯定也无法翻译出来;但更重要的原因,可能是译者认为这部分内容可以忽略不计,删掉了也不影响情节连贯,读者不必了解鹦鹉螺号配备了什么仪表、靠什么供能、海水中氯化钠的含量等等,他们只需要知道潜水艇是一种国人造不出来、但西洋人能造出来的厉害玩意儿。
在缺乏具体知识介绍的情况下,小说中出现的科技就会显得过分神奇,这样一来,科教的目标或许也就实现了一半,就算翻译凡尔纳的小说没有增进中国读者的西方科学知识,也好歹培养了他们对西方先进技术的认同、向往乃至崇拜。这就有助于去解释为何晚清民初的翻译家对凡尔纳情有独钟:20世纪初西方的科幻作家可不少,中国人偏偏最看重凡尔纳,抛开市场因素不谈,实是因为凡尔纳的作品流露出一种技术乐观主义的态度,一种相信科技进步能为人类创造美好未来的预设。这正是启蒙者希望人们去接受的。相形之下,威尔斯把阶级对立、殖民战争等议题包裹在科幻表皮之下的那些小说,自然远不如凡尔纳的作品易于引起当时人的兴趣。

中国科幻翻译的开端:凡尔纳与《八十日环游记》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